债券对冲(对冲的简单例子)

股票分析 2023-01-17 16:39www.16816898.cn股票分析报告
  • 开创债券对冲工具 创设债券期权如何
  • 哪种 债券基金 才可以和 股票基金 起到对冲效果?
  • 股票和债券能对冲?
  • 央行发行的债券对冲什么
  • 能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对冲么
  • 对冲的对冲例子
  • 做空抵押债券
  • 1、开创债券对冲工具 创设债券期权如何

    随着人民币债券做市商业务的发展,活跃的债券做市商对对冲工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虽然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双边报价买盘被点击成交时需要put期权对冲,但卖盘被点击成交时用call期权对冲也是做市商必须考虑的策略。由此笔者大胆设想,能否在银行间市场允许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构(如债券做市商)作为债券期权创设者,在银行间市场针对发行量不低于200亿元的债券创设标准到期日(或标准期限)call和put期权,并将创设出的期权统一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如果能够做到对流通量大的债券创设期权,各类投资交易机构(特别是做市商)将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操作自由度。做市商在被点击成交后,现券市场条件允许就在现券市场上对冲利率(包括信用)风险,现货市场条件不具备就考虑在期权等衍生品市场对冲风险。做市商在现券市场的大量双向交易需求,有促发期权等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扩大的动力和基础。 当然,要做到机构得以创设债券期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其一,银行间市场交易平台对创设期权有交易接口,允许机构创设的相同品种的债券期权集中交易;其二,期权交易后需进行正常的支付清算;其三,需要到期行权时保证期权买卖双方履行合约的机制以及相应处理办法;其四,参与期权创设和交易的机构具有良好的组合风险管理能力;其五,对于过度投机行为的限制机制等等。凡此种种,各种风险控制、管理的制度建设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正常施行,都是保证机构创设债券期权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 前方道路虽然漫长,但笔者相信,在市场各方的殷切盼望和共同努力下,债券期权一定能够在未来出现在中国债券市场中。

    2、哪种 债券基金 才可以和 股票基金 起到对冲效果?

    不一定是股市不好债券就一定好的,但是只要是加息,债券就会下跌,利率很高的时候,在预计降息周期里面,债券都是牛市。
    像去年加息加到高点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150026、150027、150045等债券杠杆基金,你在行情里面敲着看一下,收益都很好的。

    3、股票和债券能对冲?

    是的,有一定关联

    4、央行发行的债券对冲什么

    央行发行的是国债逆回购,目的是为市场注入资金。但是到期要回购时会抽出市场上的资金,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央行要在这时继续发行国债逆回购对冲之前的到期的国债逆回购。
    出了国债逆回购外还有其他方式也是央行为市场注入资金的手段。

    5、能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对冲么

    金融学上,对冲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一般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行情相关是指影响两种商品价格行情的市场供求关系存在同一性,供求关系若发生变化,同时会影响两种商品的价格,且价格变化的方向大体一致。方向相反指两笔交易的买卖方向相反,这样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当然要做到盈亏相抵,两笔交易的数量大小须根据各自价格变动的幅度来确定,大体做到数量相当。

    6、对冲的对冲例子

    1990年初,中东伊拉克战争完结,美国成为战胜国,美元价格亦稳步上升,走势强劲,兑所有外汇都上升,只有日元仍是强势货币。当时柏林墙倒下不久,德国刚统一,东德经济差令德国受拖累,经济有隐忧。苏联政局不稳,戈尔巴乔夫地位受到动摇。英国当时经济亦差,不断减息,而保守党又受到工党的挑战,所以英磅亦偏弱。瑞士法郎在战后作为战争避难所的吸引力大减,亦成为弱势货币。
    假如在当时买外汇,长沽英磅、马克、瑞士法郎,同时买空日元,就会赚大钱。当美元升时,所有外币都跌,只有日元跌得最少,其他外币都大跌;当美元回软,其他货币升幅少,日元却会大升。无论如何,只要在当时的市场这样做对冲,都会获利。 对冲的原理并不限于外汇市场,不过在投资方面,较常用于外汇市场。这个原理亦适用于金市、期货和期指市场。

    7、做空抵押债券

    在国外债券都是可以交易的,就跟股票一样,有些交易所直接就能交易债券.当然在公司的盈利不佳时 相对它的债券也会贬值,因为市场对公司还债能力会有怀疑 所以抛售债券,相应债券的价值就会下跌.
    做空抵押债券 跟做空股票一个意思, 先卖掉目标公司的债券, 跌了再买回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