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预期市盈率买入股票的两种方法
在股票投资的世界里,“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一条基本原则。许多投资者常常因为犹豫不决而错过最佳的买入机会,在股价偏低时期待更低,股价高涨时却担心过高。为此,投资者需明确个人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股价走势及投资周期等因素,制定一个“目标买价”,以此避免投资的冲动和盲目性。无论短线还是长期操作,设定目标买价都能增加投资者的方向感。
那么,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买价呢?预测公司未来1-3年的每股收益。由于普通投资者可能无法全面合理地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可以借鉴券商或独立机构的预测结果,并且参考多家机构的预测来使预测更全面更准确。
接下来,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估值方法,如市盈率、市净率等相对估值方法,通过比较得出合理的估值水平。结合盈利预期和股票历史市盈率区间,可以判断未来1-3年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倍。例如,如果预期公司未来将进入盈利周期上升阶段,可以选择历史上相同盈利周期时的市盈率倍数作为预测值。
有了未来的预测盈利和合理的预期市盈率,两者的乘积即得到目标买价。
在买入股票时,如果没有较大的把握或资金不够充裕,最好不要一次买进,而是考虑分批买入。这样可以分散风险,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买平均高法和买平均低法。
买平均高法,即在股价升至一定价位时再次买入,降低平均成本。例如,当某只股票股价为20元时买入第一批,股价涨到22元时买入第二批,再涨到25元时买入第三批。当股价超过三次买入的平均成本时,投资者即可抛出获利。
买平均低法,也被称为向下摊平法。即第一次买入后,在股价下降至一定价位时再次买入,降低平均成本。这种方法需要等待股价回升并超过分批买入的平均成本后,投资者才能获利。
制定目标买价和分批买入是股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策略。它们不仅能帮助投资者避免盲目冲动地投资,还能通过分散风险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以上,就是根据预期市盈率买入股票的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