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测:到2026年医疗行业AI生成式投资翻倍增长
近期,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一份关于医疗健康行业未来趋势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总结了从2025年到2030年医疗健康行业最关心的十大趋势,以帮助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医疗领域中把握未来的战略方向。
展望至2026年,我们可以预见医疗行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部署、高质量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医疗行业对GenAI的投资将增加两倍。这一趋势预示着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人工智能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到2027年,由于数据质量问题、工作流程的割裂以及最终用户的阻力,预计有75%的医疗行业GenAI计划将无法达到预期收益。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失去信心,反而提醒我们在部署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精细的管理。
与此不断升级的网络安全风险将推动部分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威胁情报解决方案。到2027年,约有30%的医疗卫生机构将采用此类方案,以确保医疗的连续性和患者信息的安全性。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优化临床、运营和管理工作流程,为中国医疗行业节省巨额费用。
在支付机制方面,到2028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多年报销模式,这需要医疗行业进行长期的投资,将该支付机制与长期诊疗护理模式进行整合。随着混合医疗护理模式的兴起,将有半数患者体验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需求推动因素包括加强医疗协作、扩大医疗可及性以及提高数字素养等。
在未来几年中,人工智能还将推动公共卫生的变革。到2029年,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共卫生3.0计划将加快政策的规划、执行和资源的整合,同时提高社区参与度和覆盖率。人工智能在疾病早期检查项目中的应用也将增加两倍,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大流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数字孪生技术和精准手术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到2029年,大型医疗机构的患者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率将提高,这将改变医学教育模式、提高临床成本效益并提升个性化医疗的安全性。而在顶级医院中,至少50%的高难度手术将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实时指导、触觉反馈和高级分析,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未来十年将是医疗领域变革的十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把握这些趋势,积极探索和创新,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