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为什么要抵制山头
昨日,中央巡视组陆续向上海、河北和江苏等三地领导班子反馈巡视情况,中央巡视组反馈中出现抵制“山头主义”的字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般的表述外,在这些反馈中,出现了“能人腐败”等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新词。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今年7月底开始,中央巡视组对广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陕西、黑龙江、四川、江苏等10个省区市开展常规巡视,对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一汽集团开展专项巡视。近日,中央巡视组已陆续向黑龙江、青海、一汽集团等反馈了巡视意见。昨天一天,中纪委向江苏、河北、上海反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般的表述外,在这些反馈中,出现了“能人腐败”等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新词。
现象 分管领域当“私人领地” 下属变“家臣”
今年7月6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有的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上讲圈子、搞山头;有的为‘留后路’,违规提拔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等等。”
3天之后,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姚增科在做客中央纪委在线访谈时指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长,组织纪律松弛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姚增科直言,有的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把个人等同于组织,重大决策既不科学又不民主,搞“一言堂”;有的各自为政,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变成自己的“家臣”,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有的只对领导个人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把上下级关系搞成人身依附关系。
今年3月,谷俊山由军事法院提起公诉后,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副主任公方彬曾指出,“他在自己管辖领域和范围内拉帮结派,搞利益同盟。”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看来,在诸多落马的“大老虎”之中,搞“山头主义”的表现并不鲜见。“在形成一定的特殊利益集团之后,把某个行业和部门当成自己的‘自留地’,外人无法在其中立足,从而把国家的资源占为己有。”而伴随着“家长式”人物落马之后,曾经围绕在其身边的干部也相继被查。
,“山头主义”也出现在基层腐败之中。庄德水指出,例如在一些村落之中,黑社会化、家族化的表现十分严重,需加强对“村官”权力监管,防止“村官”变“村霸”。
2013年8月,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白湖寺村原党支部书记周松林因贪污挪用公款被查处,6名村干部也被“一锅端”。媒体报道披露,周松林依仗其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让村委会成了他的“一言堂”。经查,周松林等人违纪违法资金数额达140余万元。
溯源
何为“山头主义”?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向记者指出,“山头主义”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延安整风时期。
军史专家陈伙成曾撰文指出,由于它是从党和军队所处的分散的农村根据地的一个个“山头”中自然产生的,故得名为山头主义。“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失败后,我们党被迫转入武装革命。随着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山头主义倾向也自然产生了。”陈伙成指出,这种错误倾向,严重地妨碍着党的统一和战斗力的增强,甚至造成了分裂党、分裂军队的惨痛教训。
李永忠指出,眼下“山头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权力结构也有一定关联。部分省市县乃至乡镇的书记,都容易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形成大大小小的“山头”。此次提出抵制“山头主义”,有利于确保政令畅通,深入推进反腐败进程,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本轮巡视“地域特色”新词频出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完成三轮巡视工作,今年第二轮巡视即十八大后第四轮巡视工作也接近尾声。记者发现,反腐败愈发高压之下,各地的腐败也暴露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其中以广东省的“裸官”问题,山西省的能源腐败,北京市的“小官巨腐”等为主要代表。
在此轮巡视中,中央巡视组继续披露一些新特点、新形势。如在昨天公布的对江苏的巡视反馈意见中,使用了极为严厉的措辞,更多次出现了如“能人腐败”“封闭式权钱交易”“生活腐化与经济腐败互为因果,如影随形”等新表述。
,前段时间,在对一汽集团的巡视中,也出现了巡视组还没撤离,就有官员落马,所谓的边巡视边办案的情况。在对江苏的巡视中,发现了不属于巡视范围的问题,巡视组转交地方后,不出一个星期地方就作出了处理结果的情况。
截至目前,此轮巡视中已经反馈意见的被巡视点中,均有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记者发现,选人用人问题、买官卖官等腐败“顽疾”在此轮巡视中仍然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