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年来最大IPO:上市后深跌
超级IPO频现
记者 杨佼 蒋琰
这些IPO巨无霸,大多是在大牛市中完成上市。但上市不久,市场就出现深度下跌
8月9日收盘,中国铁塔(00788.HK)报收于1.28港元/股,总市值为2207亿港元。相对于IPO发行价,在H股上市的头两个交易日,中国铁塔的股价表现略显平淡。
募集资金总金额计约543亿港元的中国铁塔,是今年以来H股最大的IPO, 发行价为1.26港元。IPO首日的8月8日,中国铁塔收盘价为1.26元,与发行价持平。8月9日的收盘价,比发行价也有1.59%的上涨。
中国铁塔的发行规模,也许不是2018年港股最大的IPO。但若放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铁塔的发行规模,无疑仍然可在IPO项目中位列前茅。2007年以来,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国泰君安、工业富联等,发行规模均在300亿元以上。
同为IPO中的巨无霸,上述公司上市后,二级市场的股价却有着不同表现。大多公司经历暴涨后,股价大幅回落,最高峰时买入的投资者也被深套。只是,有些公司在此后多次走牛,被套的投资者不仅早已解套,可能还有些“收成”。
另一方面,这些IPO巨无霸,大多是在大牛市中完成上市。但上市不久,市场就出现深度下跌。如中国石油等上市不久,A股就一路大跌,上证指数一年左右跌幅超过70%。而随着新近一波大盘股上市,A股也出现大幅下跌。
盘点十年来最大IPO
8月8日上午930,完成募资后的中国铁塔正式亮相港股。中国铁塔此次共计发行431.15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发行价1.26港元,募集资金总计约543亿港元,折合约为69.2亿美元,成为H股今年以来最大的IPO。
虽然暂时拔得头筹,但放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段里,无论是在A股,还是在H股IPO的内地企业中,中国铁塔的融资额、关注度都不是最高的。如果以2007年为起点,以募资金额而论,出现了三波超级IPO,中国石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公司的IPO,融资规模都远超中国铁塔。
2007年,A股IPO出现了一波大扩容,融资规模急速扩大,巨无霸不断出现,发行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正式在A股上市,以每股33.8元的价格,共计发行11.5亿股,募集资金规模约为400亿元。,当年9月,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也登陆A股,募资金额达到665亿元、580亿元。
8个月后的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正式在A股上市,发行规模更上一层楼。数据显示,中国石油以16.7元/股的价格,发行40亿A股,募集资金额高达到668亿元人民币,首日涨幅163.23%,一举取代工行成为A股第一大市值股,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石油公司。
时隔3年之后上市的农业银行,融资规模更是傲视全球资本市场。2010年7月,农业银行在A、H股上市,A股定价为2.68元/股,发行规模达255.7亿股, H股发行292.2亿股,募资规模合计高达221亿美元。
在这十余年间,除了大块头公司IPO融资规模扩容之外,内地企业的上市渠道、企业类型也在不断多元化,从较为单一的国有能源、金融企业,向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科技企业转变,而且不少企业将IPO目标地转向了H股。
2015年,经历了坎坷上市路的证券行业“巨无霸”国泰君安终于在6月获得IPO批文,本次发行股数15.25亿股,发行价定为19.7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01亿元,成为农行之后A股五年来最大IPO项目。
超级IPO是否冲击市场
无论是刚刚在H股上市的中国铁塔,还是2007年上市的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以及工业富联、雷蛇等公司,其发行规模的变化,都与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有密切关系。
IPO融资规模超过400亿元的公司中,除了农业银行上市时市场相对平静外,中国平安、中国神华、建设银行等,均是在大牛市中完成上市。其超级IPO得以完成,与平抑当时过热的市场情绪,有很大关系。
2005年9月,监管层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在熊市中徘徊多年的A股,开始逐步走出低迷,并在2006年加速上涨,迎来了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牛市。2006年7月,上证指数从1668点左右起步,到年底已经上涨到2670点以上,并在次年2月底突破3000点。
在此背景下,募资数百亿的IPO,也开始重新开始集中发行,募资超百亿的IPO,基本以一个季度两家以上的节奏进行。除了上述几家公司,中国太保、中煤能源也在2007年12月、2008年1月抓住牛市的“尾巴”完成IPO。
密集的大体量IPO,并未直接影响二级市场的走势。2007年2月之后,上证指数一飞冲天,到当年6月已经冲到6168点的历史最高位,当年10月仍维持6100点以上。但在此后,上证指数一泻千里,到2008年10月已跌至1664.93点,跌幅超过70%。
纵观A股最近十余年的超级IPO,均是出现在市场走牛之际。2009年8月,上证指数反弹至3478点的高点,中国建筑、光大证券、中国北车等大盘股,均在当年完成了IPO。其中,中国建筑2009年7月上市时的融资额也达到501亿元。
从走势来看,中国建筑完成IPO不久,上证指数就开始大幅回落。到当年9月底,上证指数已低于1600点。不过,此次下跌后,大盘很快企稳反弹。到2010年1月底,重新回到3000点以上。农行IPO时,上证指数虽然徘徊于2000点以上,但在2010年11月初,又重新回到3000点左右。
国泰君安等金融股2015年的IPO,也恰逢A股大牛市。2004年7月,上证指数从略高于2000点的位置,开始凶猛上攻,到2015年6月,已经涨至5178.19点的高位。2015年6月,国泰君安完成300亿元的IPO。
从体量上看,国泰君安、东方证券的IPO,远远小于农业银行、中国石油等。但不幸的是,国泰君安IPO之时,牛市已行将结束。由于股市过快上涨,A规市场开始进行去杠杆,从而引发恐慌情绪,市场出现持续大跌,进而形成一场“股灾”。国泰君安上市首日完成44%的顶格上涨后,仅仅第二个交易日便打开涨停,创下年内新股最快开板纪录,并在第四个交易日达到35.89元股价的历史高位后掉头直下。
2018年上半年,工业富联、药明康德、宁德时代等成为今年上半年A股的明星。富士康上市主体工业富联于2018年6月登陆上交所,发行价格13.77 元,本次公开发行19.695亿股,募集资金271.2亿元,成为A股近三年最大IPO项目。
大盘股曾深套投资者
轰轰烈烈上市后,这些曾经的募资巨无霸,给投资者留下了各自不同的记忆。
8月2日,“长牛股”苹果公司股价大涨超过2%,股价最高触及207.05美元/股,市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第一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而按照目前最新的价格计算,苹果市值仍然超过万亿美元。
苹果市值超万亿美元,引起了投资者对中国石油的对比。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历史上,苹果并非第一家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2007年中石油在A股上市时,市值也曾短暂突破万亿美元市值。按当时汇率计算,中国石油当时的市值,甚至超过目前的苹果。
当时,中国石油有着“亚洲最赚钱公司”之称。媒体报道称,该公司完成回归A股后,不仅激起了市场流动性的剧烈变动,更将激活投资者对财产性收入的全新体验。只是,万亿美元市值只是昙花一现。从次日开始,中国石油的股价便开始大幅回落,单日蒸发约7000亿元人民币。首日盘中买入的投资者,买入后即被套牢。到了2013年12月底,其股价更是跌至不足7元。
同样是大牛市中IPO的中国平安,也有着类似的轨迹。由于正值牛市,中国平安A股上市后,其股价曾大幅上涨。2017年10月底,其股价已攀高至150元左右,比发行价上涨约3倍。但在此后一年中,由于A股大跌,其股价也随之狂泄,到2008年10月底,仅勉强守住20元左右。
不过,2015年的牛市,以及2017年的蓝筹行情中,中国平安均走出了两波漂亮行情,为投资者提供了解套机会。2013年11月到2015年6月初,中国平安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上涨,最高时曾到达90元附近。2017年的蓝筹行情中,其股价也一度超过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