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中国股市散户生存现状调查启示录 散户依
刚刚出炉的上交所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沪市共有1.95亿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也就是散户贡献了相当于机构投资者5倍的交易额,占到了总交易量的近八成,但却只收获了总盈利规模中不到一成。平均来看,沪市个人投资者去年平均盈利1593元,而专业机构平均每家盈利174万元。为此,我们结合其他权威机构调查数据,出如下中国散户生存现状启示录
一、散户投资者群体大而不强。
数据显示,在沪深两市开户的股民已经超过了1.95亿户,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投资群体。,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调查显示,股民队伍虽众,但却十分疲弱。从年龄情况看,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77.59%),但5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有不容忽视的份额(16.96%);从受教育程度看,股民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高中及中专以下者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43.81%,而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数百万之众。因而,加强投资者的教育,普及证券专业知识非常重要。
从职业构成方面看,投资者主体为机关干部、工人、科教文卫新闻工作者、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而相对为弱势群体的工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待业、无业人员、退休职工居多。前段时间有一个错误观念,认为股民都是有钱人,其实,90%的散户都是亏钱一族,他们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保护,直接关系两亿散户投资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二、散户成了机构投资者割韭菜对象。
据统计,个人投资者占到了沪市总投资人数的99.78%,其中10万元以下散户最多,达到了55.28%,是10-50万之间的投资者,约有30%的散户来自这个区间,50万以下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总市场不到5%。
从盈亏状况来看,2017年自然人投资者整体盈利3108亿元,2016年为亏损7090亿元;2017年专业机构整体盈利11156亿元,2016年为亏损3171亿元。2017年机构整体盈利金额是散户的3.6倍,而自然人投资者的盈利金额不及总盈利额度34535亿元的一成。平均来看,沪市个人投资者去年平均盈利1593元,而专业机构平均每家盈利174万元。股市是一个盈的人赚亏的人的钱的零和游戏,机构赚的钱正是八成散户的钱。
三、散户和机构的持股周期不同。
在持股市值方面,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相差不大,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为59445亿元,机构投资者则为45294亿元。在此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金额占到2017年交易总额的82.01%,而机构仅占14.76%。可见,散户的换手率较高,在日常交易中更倾向于短线交易,而机构则更倾向于长期持股。
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诚信有待提高、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问题股频发,使得散户投资动机受到干扰,不得不被动投机。调查显示,78.6%的个人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为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而获利,只有11.7%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公司分红的收益;38.0%的散户投资者因有闲置资金而把股市看作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场所。这样一来,以投机“炒作”为主的散户群体,投机行为表现在炒题材股、热点股,追涨杀跌,短线频繁交易。
四、散户投资者依然处在盲目投资阶段。
从表面上看,散户投资者买股票已告别了完全依靠股评家的“傻瓜”阶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买股票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股评专家的讲解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文章等(三者相加约占总数的70.4%);而在做具体的投资决策时,投资者依据“股评推荐”、“亲友引荐”以及“小道消息”所占的比重高达51.5%;在投资决策的方法上,个人投资者决策时几乎不作什么分析,而是凭自己的感觉随意或盲目地进行投资。
大多数投资者在评价投资失误时,往往将失误归咎于外界因素,如国家政策变化(67%)、上市公司造假(50.9%) 以及庄家操纵股价(41.6%)等,而只有少数个人投资者认为是自己的投资经验或投资知识不足(28.7%);,对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关心程度不高,表示“一般关心”或“不太关心”。投资者关注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主要是盈利数量指标、成长性指标和利润分配指标,而资产状况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状况指标等则关注者很少。由此看来,散户投资依然处在盲目投资阶段。
(苏渝,高级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