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盈利进入低谷期 “二八效应”日趋明显
行业不景气,对券商业绩的冲击到底有多大?从陆续公布的券商半年报中,或许可以看出端倪。
今年上半年,证券市场表现疲软,券商业绩普遍下滑,但“强者恒强”的规律也更加明显。截至8月25日,已有16家A股和在港上市券商披露上半年财务报告。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头部券商业绩持续增长,各板块业绩也名列前茅;另一方面,中小券商却已明显进入寒冬期。
中金中信业绩亮眼
上半年,证券市场表现疲软,交投不活跃,IPO发行数量显著增缓,权益市场表现不佳,资本中介类业务增速放缓,券商行业进入寒冬期,业绩普遍下滑。
从营收方面来看,共有7家券商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中信证券实现营收199.93亿元,同比增长6.95%,成为上半年券商营收魁首。作为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实现多元化发展,多项主营业务均居行业第一。
营收增幅最大的是中金公司和山西证券,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1.50%和41.99%;有9家券商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国海证券同比下降32.90%,国元证券同比下降29.39%。
上半年,中金公司整体表现亮眼,实现营收88.13亿元,同比增加51.50%。其中,固定收益业务收入实现大幅上涨,投资银行业务及股票业务收入实现明显增长,财富管理继续加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型,投资管理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推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建设。
山西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9.80亿元,同比增长41.95%,主要是投资收益及其他业务收入增加影响。具体而言,上半年,山西证券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73%,主要为子公司格林大华仓单业务收入增加所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2.81%,主要为固定收益业务和子公司格林大华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目前已发布半年报16家上市券商中,仅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三家券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中金公司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31亿元,同比增长46.8%;中信证券深受政策倾斜等利好因素,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申万宏源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0.66亿元,同比微增0.76%。
,有5家券商上半年业绩“腰斩”,其中3家券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下滑六成以上。数据显示,国海证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02亿元,同比减少71.49%;长江证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大幅下滑62%;第一创业同比下滑61.85%;国元证券同比下滑54.90%;山西证券同比下滑53.55%。
头部券商“强者恒强”
今年上半年,A股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呈现较大幅度缩减,A股IPO共完成62单,融资规模约922亿元,同比下降21.0%;再融资共完成101单,融资规模约2477.78亿元,同比下降12.3%。
中信证券上半年投行收入17.5亿元,下滑5%,暂时排名第一。东北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以“交易型投行”和“产业服务型投行”为转型方向,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架构,凸显自身品牌及专业化优势。
就目前公布的券商半年报情况来看,仅有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投行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中金公司上半年的投行收入为10.0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1%;中信建投上半年投行收入14.21亿元,同比增加8.92%。
上半年,受两市股票日均交易额逐年下滑以及继续走低的佣金率影响,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普遍下滑。
就已公布的半年报情况来看,仅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其中,中金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6.5%。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上半年A股佣金率约为万分之五,较市场平均水平仍保持溢价。
长江证券在半年报中透露,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1.49%。主要系公司经纪业务交易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
2018年上半年,在监管趋严,行业回归本源,资管转型发展主动管理的大背景下,券商资管传统的业务模式受到一定冲击,行业整体规模下降。截至2018年6 月30日,国内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人民币14.9万亿元(未包含ABS产品和直投子公司的直投基金规模),较上年末下降近10%,通道业务进一步收缩,但仍占七成左右。
目前公布半年报的16家上市券商中,有7家券商资管收入同比增长,9家券商资管收入下滑。其中,由于基数较小,华西证券资管收入的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中信证券上半年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9.11亿元,同比增长9.07%。截至6月底,中信证券的资产管理规模为人民币1.53万亿元,市场份额10.30%,主动管理规模人民币5832亿元,均排名市场第一。
据合并利润表,申万宏源证券上半年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7.19亿元,同比增加20%;中金公司上半年的资管和公募基金管理收入为2.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