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众生相:公募不悲观 私募调研忙
此3000点,非彼3000点。
从2007年2月上证综指站上3000点,到2008年4月击穿3000点;从2009年至2011年间拉锯3000点,到2014年12月重回3000点,再到如今A股围绕3000点震荡,这一整数关口的历次攻守进退,无不让A股参与者惆怅、扼腕。
不过,纵览A股不空纬度下的3000点,今年7月的3000点与以往有很多的不同。公募基金经理也好,阳光私募大佬也罢,抑或是散户,都在悄无声息间发生了种种改变。
“从表面上看,股票基金的规模并没有明显变化,但基金总规模与产品线却与以往有了天壤之别。”某银行系基金副总经理对上证报透露,其中,来自机构的天量“委外资金”成为助推基金规模暴增的重要变量,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规模膨胀的并不止公募基金,还有近年来高速增长的私募基金,这从三个月前基金从业考试的火爆场景便可略见一斑。事实上,在私募机构和从业人员暴增背后,是国内民间资金的暗潮涌动。
公募基金“不悲观”
“银行最辉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而资产管理行业却刚刚迎来春天!”7月底的一个周末,建信基金副总裁张威威如是称。在过去近二十年中,他从建行省分行到总行个人银行业务部,再到11年前进入公募基金行业。
让张威威感受到基金业深刻变化的是,最近两年建信基金管理规模“几何式”的增长——2014年年底,不到2000亿元,去年达到了6000亿元,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5000亿元。
与基金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不相协调的是,股票市场大起大落,权益类产品的整体规模并没有显著增长,甚至一度“缩水”。以上证指数为例,2007年上半年就站上了3000点,时隔九年,A股仍在3000点附近挣扎。
15000亿元的管理资产配置在哪里?张威威透露主要分布在三块业务上公募基金占2500亿元,专户规模6000亿元,未上市股权等其他类有7000亿元。其中,仅公募产品线就覆盖主动型、被动型、量化等领域。
“今年专户增长非常快,来自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委外资金是一大亮点,但他们的风险偏好较低,大部分资产配置在固收类等流动性较高的领域。”张威威称,这是整个基金行业的共同现象,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让张威威对基金业未来充满信心的并不止委外资金,还包括养老金、FOF、以及寻求全球资产配置的海内外资金。而3000点附近,恰恰是专业投资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的时候,因为只有在市场反复筑底时,才有更多的机会。
在2014年11月加盟天弘基金前,王林曾在券商、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有超14年的从业经验,由于大部分时间打理专户业务,他对机构资金的风险偏好非常了解,也让他十分在意“绝对收益”的价值。
“此3000点,非彼3000点,目前仍有很多有价值的公司可以投资。”王林称,他经历了2006年至2007年的疯狂牛市,也经历过2011年至2013年的结构性熊市,对于目前3000点的拉锯战,他仍认为三季度具备较好的配置时机。
在王林看来,他将根据市场表现判断是否增加股票仓位,重点两类板块的投资机会一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包括由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以及由模式创新带来的产业转型;二是估值合理、增长相对稳定的消费板块。
与基金经理王林的观点类似,九泰基金总裁助理吴祖尧也看好3000点的配置时点。在他看来,上证指数从去年5000点跌至目前的3000点位置,整体市场估值已经相对合理,之所以在这个位置上下震荡,主要是存量资金博弈。
“做空力量已基本消耗殆尽,增量资金也开始伺机而动!”吴祖尧断言,这个位置就是底部区域,未来随着养老金、海外资金以及观望资金的逐步入场,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走好,目前正是布局定增基金的黄金时期。
私募大佬“调研忙”
3000点关口的攻守战,任何参与方都不敢懈怠。
阳光私募的大佬们时下虽然也不悲观,但兼顾绝对回报,他们对“回撤”格外敏感,举棋不定之下,加大调研力度成为他们时下的共同选择。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7月18日至7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59只个股获得私募机构调研,创业板和中小板共有54只,占比77.97%。其中,化工行业最受欢迎,共有10家上市公司受私募机构调研,医药生物,被调研7家。
“研究员重点研究的股票,都会放进公司股池里,基金经理从中优先配置,如果跑赢市场,研究员也能从利润中获得一定分成。”某大型私募人士对记者称,他们今年大幅扩充了研究团队,并从制度设计上提高了他们调研的积极性。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这家私募十分强调调研的价值。每年他们都会从北大、清华等几所名校中录用应届金融系研究生,新人入职前两年都必须从研究员做起,从研报中找线索,去上市公司调研,提交投资报告,是这些新人的必修课。
过去一年,上证指数从5000点跌至3000点附近,并没有让这家私募的大佬心生怯意,反而让他更加珍视这次回调的布局时点。
“一方面,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大量资金从房产、固收市场转向股权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释放了改革红利,下半年经济有望见底回升。”上述私募大佬坚信,牛市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拜上一轮牛市所赐,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这家私募的办公场所也升级了三次——从阜成门附近的三层小楼到二十多层的现代化大楼,几个月前,他们的办公地改为北京CBD附近国贸三期的一整层。
作为一家去年成立的“券商系”私募,管理人老王也对市场充满信心——市场上的钱太多了,即便投资实业和其他领域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何不找一个公开的、流动性也最好的市场做投资呢?!
在老王看来,同样是3000点,但今年的3000点却比往年更难做。因为,好多股票看起来并不贵,但实际上估值却并不便宜,如果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股票,稍有不慎就会就会深陷“沼泽底”。
如何从混沌中捕捉确定性?研究的专业性更显重要,比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概念,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才能理解。老王认为,这对对私募调研能力提出了考验,远非以前去超市看什么卖得好,就买哪只股票那么简单。
“在经历了一年的调整后,市场稳定性也逐步增强,大盘指数整体的波动性收敛,没有新的利空冲击也难以大幅下跌。”展博投资判断称,后市仍然是震荡阶段,呈现存量资金博弈的特点,体现为结构性机会为主。
在展博投资管理人看来,供给侧改革对股市的“短空长多”影响依然延续,伴随新经济的力量快速崛起壮大,市场将迎来真正的“长期牛市”,只是在此之前,仍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以时间换取空间。
价值派的坚守与焦灼
在漫漫熊途中憧憬牛市,在反复筑底时中耐心播种,在持续上涨中享受成长……伴随资本市场一路走来,一批价值派的老股民始终不离不弃,他们也对3000点这一“整数关口”有着十分复杂的情结。
于君是记者持续跟踪的一位老股民。自2005年入市后,一路摸爬滚打,经历过3000点上下的数十次起伏,多年市场的洗礼,让他开始淡化指数,精心挑选个股,耐心等待“时间的玫瑰”。
“历史总是重复过去,但并不会简单地重演,因为人性的恐慌与疯狂程度是最难预测的。”说起3000点,于君称他常遇到“买进后继续跌,卖出后继续涨”的情形,但只要方向正确,市场总会回报以价值,最多承受些时间煎熬。
在市场跌至2900点附近,于君透露已将仓位提高了一倍。他说,短期方向难以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目前的点位已是“相对底部区域”,只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就不用过于焦虑。
在股市投资外,于君的大部分资产仍配置在房地产上,如果市场继续下跌,他不排除会卖一两套房产来加仓,这也符合价值投资中“低买高卖”的原则。,加仓的前提是做好资产配置,不能一股脑儿地满仓。
实际上,能做到如此淡定的毕竟是少数。一位网名为“明教长老”的股民坦言,最近盘面把他折磨得不行,有时“假突破”诱多,有时“假破位”诱空,3000点上上下下的过山车让他十分焦灼。
“最近的行情,导致我的心态有些浮躁,没有静下心来深研个股。实际上,盲目的短线出击,不但会付出手续费,还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一位自称价值投资者的老股民反思称。
尽管3000点附近下跌空间有限,但上上下下的波动,仍让不少普通投资者感到心力交瘁。对此,不少机构趁机推出“定投”产品。最近,华夏基金就推出了针对理财小白群体的“定投通”产品,通过强制投资,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定投最大的好处是平均投资成本,避免选时的风险,帮助投资者穿越牛熊。”基金研究专家、天相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认为,定投的好处非常多,如不用考虑投资时点,平均投资,而其复利效果长期看也十分可观。
“权益类基金仍值得长期配置,如果资金是追求长期受益的,我们不建议做太多的波段,特别是高抛低吸,因为交易成本是很高的。”谈及下半年的资产配置建议,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称。
在加盟京东金融前,金麟曾在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工作多年,对国内投资人的理财风格有深刻了解——资产配置上更在意“短线”,缺乏中长期规划;喜欢追涨杀跌,但常是“负收益”;品种选择上“随机”选择,不会分散风险。
目前,金麟和他的创业团队,想帮助用户去掌握一个基本的投资方法,即不要去择时,而“基金定投”就可以避免很多用户择时上的负收益。“3000点位置大部分风险已经消化了,目前正是做权益类资产定投的好时点。”他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公募接纳的天量“委外资金”,还是私募背后潮涌的民间资金,还是散户转投的定投基金,都可视为未来A股市场潜在的增量资金。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各路资金暗涌下的3000点与以往已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