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进入全球组网时代 产品实现历史性跨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产品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昨天在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透露,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目前,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65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北斗系统是国家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2012年底正式提供服务以来连续稳定运行。目前,北斗系统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应用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成为国家名片。
冉承其说,在系统建设方面,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已5年半,性能稳中有升,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6米。增加4颗备份卫星,2颗已发射入轨,未来2年内还将再发射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确保服务性能稳中有升。
北斗三号目前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继承北斗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增加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发性能更优的导航信号。发射5颗试验卫星,星载原子钟天稳定度达E-15量级,定位精度2.5米至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1至2倍。目前,已成功发射8颗全球组网卫星,建成最简系统。”冉承其说。
在应用产业化方面,北斗导航系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据统计,2017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为2550亿元,其中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为80%。预计至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将拉动2400亿至32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由“高大上”转为“接地气”,北斗日益贴近百姓生活。以北京为例,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安装北斗,实现北斗定位全覆盖;1500辆物流货车及19000名配送员,使用北斗终端和手环接入物流云平台,实现实时调度。
【相关阅读】
中海达北斗产品“连下两城”自主高精度导航芯片面世
5月23日晚间,中海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23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会议期间举行了中海达“全球精度”系统HI-RTP和最新国产全自主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恒星一号”、GNSS碟状天线的产品发布会。
我国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23日在哈尔滨召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会上表示,我国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导航应用获多方支持加速落地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北斗导航应用继续获多方支持。民航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加速推进北斗在民航领域的应用。5月15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编制发布《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2018年度)》,卫星导航应用也是重点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