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和绿色治理指数发布
12月4日,由协会指导,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主办,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天津市管理学学会等协办的2022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在会上发布了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和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指数。
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样本量为4679家。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的提高幅度为0.35,提高幅度较2021年趋缓。安徽省、河南省、四川省等地公司治理指数处于领先地位;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超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科创板表现亮眼,在板块中跃升至第一;除监事会治理维度略有下降外,股东治理维度、董事会治理维度、经理层治理维度、维度和利益相关者治理维度均有上升。
本次中国上市公司ESG指数的有效评价样本为1366家。该评价系统主要涉及绿色治理架构、绿色治理机制、绿色治理效能和绿色治理责任四个维度。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ESG指数平均值为56.58,较2021年的56.13提高了0.45,上市公司绿色治理仍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
从ESG四大维度来看,绿色治理责任平均值最高,为59.72,说明上市公司在绿色公益等外部性绿色活动中表现较好,社会责任感和包容性较强;绿色治理效能维度次高,为57.97,说明上市公司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方面表现也相对良好;绿色治理架构和绿色治理机制的平均值相对较低,仅为56.54和56.47,反映出上市公司在绿色治理架构和机制顶层设计方面较为薄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与2021年各维度平均值相比,四个维度均有所提升,其中绿色治理架构提升明显(提升0.73),这说明上市公司更加重视绿色治理理念,将其融入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渗透到公司制度层面。在四大维度比较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绿色治理架构、绿色治理机制、绿色治理效能和绿色治理责任各个维度均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课题组就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高质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健全应急治理机制顶层设计,促进公司应急治理体系建设;增强上市公司自主性治理,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完善配套治理制度,降低治理规则摩擦成本;增大延期披露违规成本,优化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细化金融机构治理细则,防范金融机构的治理风险;创新社会责任实践方式,增强利益相关者协调能力;打造全流程ESG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围绕提升我国绿色治理水平,课题组建议,强化绿色治理制度供给,以准则导向提升上市公司ESG水平。引导上市公司完善绿色治理架构和机制,实现环境和社会责任“内生嵌入”。发挥国有企业绿色治理标杆作用,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战略。推动创业板上市公司绿色治理转型,提升供应链绿色协同效应。升级绿色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上市公司绿色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推广绿色治理股价指数,践行价值投资与绿色治理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