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板块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板块移动的原因)
1、从地壳运动历史来看中国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
2、(二)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演化
中国大陆及其近邻海域,历经了38多亿年漫长地质历史,由不同地体的发生、发展、演化和迁移组合而形成。尤以吕梁、晋宁、印支、燕山等构造运动使中国大陆壳发生了质的转变,导致大地构造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大陆及其近邻海域板块构造,自太古宙以来可划分为前后两种体制前寒武纪为陆壳增生体制,由陆核、早期克拉通发展到稳定陆块,是陆壳生长期。古、中元古代前属原始板块体制,其后为陆壳增生体制向明显的板块体制过渡时期。晋宁期以来的板块体制,自晋宁期至印支期属古板块体制,此后板块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现代板块体制。
中国大陆的大地构造演化,总体上划分为4个大的发展阶段太古宙阜平期前陆核发展阶段,阜平期后至青白口纪末中国古陆形成发展阶段,震旦至三叠纪古板块构造阶段或陆缘发展阶段,晚中生代、新生代现代板块构造阶段或陆内发展阶段。
中国大陆形成过程复杂,太古宙陆核发展阶段分布零散,元古宙陆块发展阶段地层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国大陆各陆块的变质基底的主体。新元古代开始,显现出中国大陆系由多个板块在不期拼接而成,各板块又经历了多次离散、增生与拼接,至新生代形成统一的中国大陆及其海域基本格局。
太古宙陆核发展阶段,古太古界分布局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华北板块,新太古界分布稍广,除集中在塔里木、华北陆块,亦存在于扬子陆块。新太古代早期已分异有较为稳定的大陆架、大陆边沿盆地及绿岩性质盆地。阜平运动完成了又一次变形变质作用,结束了中国大陆克拉通化,华北陆核以及川西、佳木斯、南塔里木微陆核固结成形。新元古代五台运动为太古宙塑性地壳转化为元古宙刚性地壳的过渡阶段。
元古宙是陆壳进一步克拉通化形成稳定陆块的阶段。五台运动后,华北陆块在克拉通基础上出现了若干活动带,元古宇冒地槽沉积使陆壳增厚加大,构成变质基底。可能分属于不同地体的华北陆块的东西两区,在古太古代晚期或部分的在新太古代以前,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陆块。
吕梁运动是继阜平运动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变形、变质过程,完成了华北陆块第二次克拉通化,从此进入了克拉通内部及南北缘裂陷解体的地壳构造发展阶段,沿燕山-太行裂谷带形成具有稳定型厚度逾万米的沉积盖层。华北陆块的南缘有陆缘裂谷,北缘西段也有裂陷槽,显示出中元古代曾多次发生地壳拉张作用。
塔里木陆块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的地层出露于阿尔金山北坡和塔里木东北缘,古元古代晚期以正常沉积岩为主,与古元古代早期或更早形成的陆核共同组成塔里木陆块的结晶基底,其时代可能稍晚于华北,大致相当于华北陆块的滹沱期。
中元古代的塔里木陆块与华北陆块不同,为活动型沉积并遭受变质,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经阿尔金运动中元古代岩系变质、克拉通化,形成塔里木变质基底的一部分,至新元古代早期进入盖层沉积阶段。青白口纪末期的塔里木运动强烈,陆块边缘活动带固结,并与华北陆块对接。
华南板块新太古-古元古界出露较少,构成华南板块的结晶基底。华南板块陆壳形成时代与塔里木陆块大致相当,华北陆核形成之后,塔里木及华南陆块才围绕华北陆核相继形成。
扬子陆块西缘古、中元古代的地层,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特征,此时已经可以辨认出大洋与大陆的分界。其西部可能属元古大洋,东部近大陆一侧为冒地槽沉积,推测塔里木、华北、华南板块中的各古陆都为元古大洋所分割,塔里木古陆与扬子古陆可能更为接近。
华南板块新太古-古元古代经吕梁运动发生第一次克拉通化,中元古代古陆壳发生裂解,华夏古陆从扬子古陆分离,之间以窄洋盆相隔。扬子陆块中元古代有两种沉积类型,一类为陆内拗陷(裂陷槽)或弧后盆地过渡型冒地槽沉积,另一类为陆缘裂陷带优地槽沉积。说明中元古代晚期,华南洋壳曾向北俯冲,江南陆缘可能经历了由被动陆缘到活动陆缘的转变。中元古代晚期四堡运动,使华南洋消亡,华夏、扬子古陆大致在绍兴-萍乡-北海一带对接,导致江南地区大部克拉通化,形成变质基底。但在扬子陆块的西南部运动并不显著。
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华北、塔里木、扬子等陆块,地壳以张裂活动为主,形成裂谷或裂陷槽,也使陆块相应增生。由于地壳以张裂为主,塔里木、华北及扬子陆块,由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形成的泛大陆逐渐离散,而形成大洋,陆缘裂谷也发育。至新元古代早期,除华南东南部外,板块或陆块间尚未发现明显的板块会聚特征。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扬子陆块西侧为大小不等的古陆环境,其南有较大的印支古陆块,北面则有若干小陆块形成岛链。
新元古代早期与晚期(震旦纪)间的构造运动,在华北陆块表现较弱,而在塔里木陆块的塔里木运动和扬子陆块的晋宁运动,表现都很强烈,由此形成变质基底。
由于晋宁运动的发生,洋壳俯冲于扬子陆块西缘之下,并有陆壳碰撞的构造特征。在哀牢山带有呈线形展布的洋壳残片,呈构造“侵入”于不代地层中,可能属洋壳俯冲的产物,但俯冲带被后期推覆构造所掩盖。由于俯冲导致印支陆块拼接于扬子陆块之上,并使仰冲侧的扬子古陆西缘相应抬升,形成康滇地轴。晋宁运动后,下震旦统为板块活动后期的磨拉石建造。扬子陆块西缘北部龙门山以西,当时存在由大小不等的微陆块组成的岛链带,也在晋宁运动时拼接于扬子陆块之上,因而使扬子陆块向西增生形成泛扬子大陆,但在震旦纪扬子陆块边缘曾发生频繁的大陆边缘裂谷型火山活动。震旦纪后,塔里木─华北板块及华南板块都已进入古板块构造阶段,属于地台盖层沉积,说明中国各陆块仍具有相当的活动性,也是大陆增生的表现。
中-新元古代,澜沧江以西属南大陆范畴。雅鲁藏布江与澜沧江间为一中间陆块,中-新元古界变质岩可能是结晶基底。从中元古代开始,南北大陆间确有元古大洋存在,澜沧江中元古代岛弧与大红山岛弧,即为元古大洋相隔的南北两陆块。
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印度陆块边缘,基底岩系为印度陆块边缘的增生部分,当时印度陆块与藏滇中间陆块间可能无广阔海相隔,新元古代早期属冒地槽沉积的变质基底。
属于南大陆的藏滇板块,晋宁运动并不明显,但震旦纪尚具一定的活动性,震旦-寒武系为过渡型冒地槽沉积,结晶基底褶皱变形微弱,变质作用可能发生于蓟县纪中期至奥陶纪前。
,中国大陆在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为陆核和早期克拉通形成时期。华北陆块陆核形成稍早,其它形成稍晚,并围绕华北陆核增生。中新元古代早期,北部泛大陆解体,元古大洋逐渐发育,华北、塔里木及扬子等古陆分散于大洋中,西南部冈瓦纳大陆逐渐聚合。此时,南大陆北侧的活动边缘位于藏滇古陆北侧的澜沧江及他念他翁山一带,北大陆活动边缘位于扬子古陆西缘的大红山一带,二者是隔海相望,称泛大洋时期。晋宁运动(塔里木运动),华南一些陆块发生碰撞、拼接,形成泛扬子陆块,而华北及塔里木古陆由于元古大洋向西侧古陆之下潜没,萌特提斯海轮廓开始出现,由此开始古陆都向古赤道集中,形成了新的联合古陆格局。此时,南大洋北部活动边缘的澜沧群与北大陆南缘的大红山群间即为特提斯洋的雏形。其后,联合古陆解体,出现北大陆不断会聚,南大陆逐渐分离的显生宙海陆分布格局。
震旦纪至早古生代中国大陆的各陆块都为海洋所分隔。塔里木、华北古陆块与西伯利亚古陆块之间为古亚洲大洋。
此期华北古陆北缘为天山-赤峰陆缘活动带,当时古大洋板块向北消减于西伯利亚板块之下,而华北古陆则发生裂谷及裂陷槽,使一些微陆块从华北古陆中分离出来,并使裂谷进一步扩张而成为洋盆。由华北陆块分离形成的准噶尔、嫩松、佳木斯等微陆块也随元古大洋俯冲拼接于西伯利亚古陆之上,元古大洋逐渐封闭,古亚洲大陆开始形成。
古亚洲大洋,既存在洋脊扩张作用,又有向两侧的俯冲消减作用。当时西伯利亚大陆迅速向南增生,华北-塔里木古陆北缘为若干微板块所分割的地槽带,由于大洋向两侧俯冲消减,致使西伯利亚古陆与塔里木-华北古陆逐渐接近。早古生代早期最早的板块俯冲发生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并沿德尔布干断裂向北消减,形成额尔古纳褶皱系,其间夹有漠河微陆块,其它部分与西伯利亚大陆仍隔海相望。当时,华北陆块由上升转为非均衡下降,除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少数仍处于古陆状态,以及鄂尔多斯陆缘发生褶皱外,中晚奥陶世沉积普遍缺失,早古生代地层为典型的古陆盖层稳定型沉积,以陆表浅海碳酸盐沉积为主,分布广泛,岩相、厚度稳定,晚期又有上升趋势,至早志留世末,塔里木陆核又重新隆起为陆。
在晋宁期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发生对接,华南板块向北俯冲,洋壳向北消减,中国古陆基本形成。震旦纪至早寒武世早期,两陆块间成为残余的边缘海槽。震旦纪,扬子、塔里木及华北陆块的南缘都有大陆冰川活动。中寒武世至志留纪,中国古陆分裂,形成祁连-秦岭-北淮阳裂谷系,局部发展成洋盆,古陆边缘分离出柴达木、中祁连、北秦岭、大别山、胶南-苏北等微陆块。加里东晚期,又向北俯冲挤压,形成塔里木陆缘、南北祁连、秦岭等加里东褶皱带,柴达木、中祁连、大别等微陆块拼接于塔里木-华北古陆边缘。而南部的西昆仑-西秦岭到印支运动才完全结束海洋环境,使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拼接形成中国大陆。
由上可见,晋宁运动以后是中国大陆的重建、改造阶段,塔里木-华北古陆与扬子古陆间并无大洋相隔。此间的历次运动仅为古陆间的扩张,裂谷或局部洋盆的形成,以及洋盆和裂谷系的闭合。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的结合部形成裂谷带,经加里东运动沿绍兴-萍乡-北海一线发生俯冲,形成南华褶皱系。当时,扬子古陆西缘的结晶基底(哀牢山岩群)和江南古陆的褶皱基底向南延入南华褶皱系,南华褶皱系西部的湘桂褶皱带即是在扬子古陆基底上增生的加里东褶皱系。
早古生代,扬子古陆除康滇古陆及江南古陆局部地区尚处于隆起外,都处于古陆盖层稳定型沉积环境,而扬子古陆西缘,经晋宁运动与印支板块拼接后,沿哀牢山及龙门山西侧,尚保存残余海性质的冒地槽沉积环境,更西亦归属扬子古陆,出现更广阔的泛扬子古陆景观。
澜沧江以西,属冈瓦纳大陆范畴,早古生代时期,以古陆盖层的稳定型沉积为主,仅澜沧江南西侧等大陆边缘及保山-镇康裂陷槽沉积盆地,早期属过渡型冒地槽沉积。
扬子古陆及冈瓦纳古陆,早古生代都处于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致使早古生代的生物面貌不具明显的生态、气候分带。此时,扬子古陆向南漂移,逐渐与冈瓦纳大陆接近,而特提斯大洋雏形向冈瓦纳大陆的边缘潜没,边缘活动带继续增生,到晚期逐渐隆升,形成澜沧江西侧的他念他翁及澜沧江陆缘活动岛链。
古特提斯形成于晚古生代,于晚二叠至早三叠世闭合。古亚洲大洋消减于西伯利亚古陆和华北古陆之下,冈瓦纳大陆解体。当时,中国大陆的主体已基本形成。
西伯利亚古陆南缘,由于古亚洲大洋向北俯冲,使额尔古纳及准噶尔-兴安活动带在早古生代或稍晚都经多次消减形成褶皱,使西伯利亚古陆迅速向南增生。由于古亚洲大洋向南迁移,直至闭合,形成准噶尔-兴安陆缘增生带以南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间的伊林哈别尔尕-西拉木伦结合带。结合带呈东西展布,向南突出的弧形,西起伊林哈别尔尕山北麓,沿康古尔塔格-索伦山-西拉木伦北,向东延至敦化、吉林一线。
伊林哈别尔尕-西拉木伦结合带,是一条晚古生代形成的缝合线。古亚洲大洋晚古生代早期已甚狭窄,至晚石炭-早二叠世海域逐渐收敛,洋壳向塔里木-华北古陆之下俯冲、消减,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碰撞,全区褶皱回返,使西伯利亚板块的准噶尔-兴安褶皱系与塔里木-华北板块的天山-赤峰褶皱系形成一个复杂的褶皱区。
塔里木-华北古陆的北缘,古生代发生多次俯冲,形成若干晚古生代褶皱系。“内蒙地轴”北缘出现向南俯冲的消减带,说明大洋在逐渐闭合。塔里木及华北古陆的主体部分,在晚古生代已为古陆盖层发展的后期阶段。泥盆纪至早石炭世,华北古陆大部分为剥蚀区,仅塔里木古陆尚有零星的早石炭世陆相沉积。晚石炭世-二叠纪主要为海陆交替相的含煤沉积,延续至三叠纪后逐渐过渡到陆相沉积。
塔里木-华北古陆南缘,经早古代多次俯冲消减后,在晚古生代初期形成陆表海。至石炭纪昆仑山一带成为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在西昆仑地区发现性质属洋底扩张环境蛇绿岩带。在东昆仑有晚华力西至印支期的深海沟俯冲带,其北的仰冲侧布尔汗达山及柴达木东南缘一带,出现大陆边缘的中-酸性岩浆弧。特提斯洋主要在西秦岭及其以西地区,在秦岭、北淮阳晚古生代为陆内裂陷槽沉积。说明塔里木-华北古陆与扬子古陆间经历了多次开与合,于二叠纪末或三叠纪初才联成一体,进入了板内活动时期。松潘-甘孜地区是扬子古陆北缘的活动带,在印支期内以张裂为主形成的裂谷系或裂陷槽。加里东期至三叠纪,为华南板块主体的盖层沉积时期,在晚二叠世沿扬子古陆康滇地轴两侧的主要断裂有广泛的海相及陆相玄武岩喷发。早泥盆至晚三叠世,右江地区出现了陆内裂陷槽并有基性火山活动。
晚古生代曾被认为是华南古陆最东边缘活动带的台湾中央山脉一带当时为华南大陆的一部分。
晚古生代,澜沧江以西的藏滇古陆,除局部地区外,仅有升降活动,并接受稳定沉积。此时,冈瓦纳大陆向南漂移,大部分进入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石炭-二叠纪有广泛的大陆冰川活动。而冈瓦纳北缘的藏滇微大陆,则处于陆缘海环境,形成冰海(冰筏)沉积,冷水动物得以繁衍。泛扬子古陆的向南漂移,形成了古特提斯海,并继续向冈瓦纳古陆会聚。二叠纪以后,才明显向北漂移。由于泛扬子古陆向冈瓦纳大陆转换、接近,导致冈瓦纳北缘潜没带上盘产生次级扩张作用,雅鲁藏布江地区的早期活动因之开始,从而使藏滇古陆从冈瓦纳大陆中剥离出来,形成狭长的藏滇板块。由于裂谷活动显著,藏滇古陆从冈瓦纳分离出来的,还形成保山-镇康裂陷槽及昌宁-勐连裂谷等地壳拉张构造。
澜沧江-中马来西亚结合带是南(冈瓦纳)北(劳亚)古大陆的缝合带,古特提斯洋消亡于此缝合带间。由于缝合带向南(西)的斜向俯冲,除北部属陆壳碰撞带外,其余部分似乎仅是两大陆间因转换会聚产生的摩擦地带。
藏滇古陆与泛扬子古陆间的俯冲、碰撞,结束于晚二叠-早三叠世间,古特提斯洋因之闭合。由于澜沧运动(相当于冈瓦纳运动),陆壳聚敛,产生区内最晚一次变质作用及古陆边缘的中酸性岩浆弧,而使藏滇古陆(除裂谷沉积区外)大部缺失晚二叠-早三叠世沉积,位于俯冲侧的羌北-昌都-思茅古陆块,也缺失早三叠世沉积。
金沙江地带为一条俯冲带,其雏形可能为一裂谷。在澜沧江地带聚敛后期产生的松弛作用,使泛扬子大陆西缘(北部)裂谷演化为小洋盆。晚三叠世发生俯冲,洋盆随之闭合,并在东侧形成岛弧带。岛弧东侧的甘孜-理塘裂谷系以东,广泛分布复理石沉积,可能是大陆活动边缘包围的环境下,物质来源充沛复理石增生楔,此时的哀牢山带似属裂谷槽性质。三叠纪末,除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外,中国古陆已基本形成。
中-新生代时期,中国大陆继续向北漂移,东部受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影响,形成滨太平洋构造域,西部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而形成新特提斯构造域。
中生代中晚期,库拉-太平洋板块开始向欧亚板块多次俯冲,并相对左旋走滑,中国大陆东部遭受强烈改造,属于陆内造山活动性质(如燕山运动)。但由于所处部位不同,因之地壳缩短形成的逆冲叠覆与地壳松弛形成的沉陷,以及沿构造带形成的内陆盆地都可出现。就时空而论,印支运动十分普遍,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华南板块边缘在燕山期遭受强烈挤压,使地层产生宽缓褶皱,稍后则以断陷作用为主,古华夏构造域受到复合。中国大陆东部的东西向或北东东向的构造被叠改为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其间尚发育高角度的断层或铲式断层,从而形成闽浙一带大量的火山沉积盆地。在刚性的华北古陆上,印支运动与燕山运动与表现为先期存在的郯庐、鄂尔多斯等断裂的重新活动和差异性的基底升降,由西往东出现鄂尔多斯沉降带与太行隆起带,河淮沉降带与胶辽隆起带,在沉降带中发育了大型内陆盆地。在东北地区,沿一些主干断裂形成新的断陷盆地,形成大型含油气及成煤盆地。此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大陆东部巨大的花岗岩带和陆缘火山弧。
晚白垩世以来,至新生代之后,中国东部以伸展作用为主,板内张性断裂发育,导致地壳差异性升降活动,诱发了大陆拉斑玄武岩喷发。在陆缘地带形成了沟、弧、盆系,实际上是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向海洋侧的边缘火山岛弧带。其东侧的渤海和黄海,是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向海洋侧的延伸部分。东海存在两种基底,西部可能是闽浙一带大陆向海洋侧的延伸部分,基底与大陆一致,为变质岩、花岗岩及白垩系火山岩组成。东部的钓鱼岛与台湾中央山脉带相连,属于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海盆。南海晚白垩世为边缘海性质,系海洋萌发期。由于华南古陆逐渐解体,剥离出一些微古陆成为中国大陆边缘的岛链带。晚渐新至早中新世,海底数次扩张,中央海盆逐渐出现洋壳,北西缘大陆架逐渐形成,断陷带接受了巨厚的第三纪滨海至浅海沉积。至晚中新世,海盆停止扩张,进入现代海洋发育阶段。台湾岛是中、新生代以来的造山带,台湾纵谷具弧-陆碰撞带性质,其西属华南板块活动带,其东属菲律宾板块范畴。三叠纪末期,在泛扬子古陆西部,古特提斯已完全关闭,藏滇板块已基本与欧亚大陆拼接。由于沿早期雅鲁藏布江转换断裂的裂开,形成新特提斯楔形的大洋,最发育期为晚三叠至早侏罗世。此时,雅鲁藏布江的北侧为离散边缘,藏滇板块沿班公错-怒江早期走滑断层扩张形成边缘海,局部发展成为新生洋壳,因为时间短暂,至晚侏罗-早白垩世即行夭折。
新特提斯从白垩纪开始逐渐闭合。西特提斯先逐渐闭合,其后从晚白垩世开始,由于印度洋扩张导致冈瓦纳大陆的全面解体,使印度古陆急剧向北漂移,并于始新世末与欧亚大陆西缘的藏滇板块碰撞,形成雅鲁藏布江缝合线。至此,中国大陆形成。始新世以后,由于印度陆块持续向北漂移、推挤,对中国大陆西部产生强大挤压,出现了一系列的陆内挤压效应。产生了喜马拉雅山中央断裂和主边界断裂的推覆构造,这可能是喜马拉雅前陆逆推作用的产物,由此形成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系,并导致新特提斯海水自喀什侵入,到渐新世时退出。上新世时,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挤,塔里木盆地褶皱成山,并出现巨厚的新第三纪磨拉石沉积。
华南板块西部因其影响,也表现为差异升降,并形成一期的盖层褶皱,华南板块西部的逆掩推覆构造,哀牢山-龙门山的推覆带以及韧性剪切带等,都完成于渐新世。
藏滇板块因处于雅鲁藏布江带的仰冲侧,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中生代末开始的构造运动,表现为地层间多次的不整合,如中侏罗世、早晚白垩世间,始新世、渐新世以及第三、第四纪间的不整合。岩浆活动也比较复杂,除结合带间的蛇绿岩外,位于仰冲侧的中酸性岩浆活动亦较频繁,陆壳重熔型和壳幔同熔型花岗岩平行于俯冲带成带出现。
第四纪以来,由于板块俯冲后期地壳应力松弛,形成滇西至西藏地带星罗棋布的第四纪沉积盆地,在盆地中有广泛的第四纪中基性火山喷发活动。
,中生代末至新生代以来,中国古大陆因东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西部受新特斯关闭以及印度板块的俯冲,控制了中国大陆东西部的构造运动的发展,形成各具特点的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并导致中国大陆构造格局的改观。
3、中国板块的组成
1984年8月29日,美国科学家证实地球上的大陆是围着地球缓慢而不间断地运动着。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从七十年代初用激光射器,把强大光束由地球的某点射到5600公里高空的一颗特殊卫星的反光镜上,该光束再反射回地球的发射点,根据光束在两点之间所用的时间,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这类数据与相关研究(取自岩石的资料)证实,欧洲和北美洲随着大西洋的扩大而相互漂离得越来越远,夏威夷和南美洲越来越靠近,西加利福尼亚最终将成为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美国航天观测数据与板块地壳构造学说是相吻合的,即大陆是漂流在地幔表面熔化了的岩石上面的、30多公里厚的板块。板块地壳构造学说认为,目前的大陆约在三亿年以前形成,而漂移运动则始于一亿八千万年前。观测数据说明,大西洋每年扩大1厘米,夏威夷和南美洲每年接近5厘米,澳大利亚和北美洲每年分离1厘米,处在两个不同的大陆板块上的北加利福尼亚和南加利福尼亚在相互挤压,每年每个板块都要磨掉6厘米。,在加利福尼亚发生的大多数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4、板块的运动与造山是怎么发生的?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左右。,就在这比例不大的陆地面积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却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1%。至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竟占据着陆地总面积的28%以上,共约42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也恰巧与整个亚洲面积相当。再加上一些低山和丘陵,地球的陆地上可以说到处布满了山。
那么,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山呢?地质学家的地质力学理论认为造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般情况下有2种挤压力①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②由于在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
一般说来,地壳中比较结实刚硬的部分,在地壳发生运动的时候,往往发生断裂,在断裂两侧相对地上升或下降,有时也能形成高山。但许多时候是大面积地升降,可以海拔很高,地势仍然比较平坦;而在地壳中一些薄弱的地带,则往往容易发生剧烈的褶皱、隆起时变成为绵亘的山脉,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在许多大山中,就可以见到岩层变得弯弯曲曲的,这就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这种褶皱变动,在强大的缓慢的力的作用下,地壳中的岩层可以具有一定的塑性,从原来近于水平的状态,变得弯弯曲曲。山岳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作用造成的,但那里地壳的性质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地壳运动造成了地面的凹凸不平以后,便使地面的流水得到大肆活动的场所。地势高低相差愈多,流水的活动能力愈强,对地面凸起部分的冲刷侵蚀进行得愈快。总的趋势是要把这凸出的部分削平,风和冰川也同样进行着这种工作。,地球上有些高山降低了,甚至变成和平地差不多。但由于地壳的运动并未停歇,像喜马拉雅山是在距离现在2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形成的,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上升。,现在我们的地球正处在一个巨大的造山运动之后,像喜马拉雅山经中亚到阿尔卑斯山这一大串山脉,都是在地球的历史近期隆起形成的,现阶段地球上的山特别多。
在流水侵蚀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地面各处岩石性质不同,它们抵抗侵蚀的强度不同,流水的侵蚀能力也各不相同。在一些地方,在一定时期内,它不仅没有起到削平的作用,反而把地面雕琢得高低起伏。冰川的这种作用也很显著。许多大山的形成虽然基本的原因是地壳运动,而具有现在这样的山形,是经过流水和冰川加工的。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地球上的山不但很多,而且崇山峻岭更是形象万千。说中国大陆是由许多地块拼合起来的,又有谁会相信呢?,这的确是事实。此事要从“指南鱼”的带磁说起。
指南鱼
北宋时有一本叫《武经总要》的军事著作,书中提到行军时如遇阴天黑夜,可用指南鱼辨别方向。书中还记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将一张薄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炭火上烧红,然后把鱼头朝南,让它冷却,冷却后将它漂在水面上,鱼头就会指向南方。现在看来,指南鱼之所以会指南,是鱼形薄铁片在冷却过程中被地球磁场所磁化,而成为磁性体的缘故。
古时候火山喷发时流出的炽热岩浆,在冷却时受到当时地球磁场的磁化,也会形成带磁性的岩石。尤其是含铁较多的玄武岩。这种磁性叫做化石磁性或剩余磁性。具有化石磁性的岩石,就像是一只只指南鱼,不过它不是指向现在的南极,而是指向岩石生成时的古地磁极。根据化石磁性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又可以算出这岩石在形成时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越大,在赤道倾角为0,在两极为90°)。地质学家检测一些带磁性的岩石时,常常会发现,有些磁性岩石形成时所处的纬度与它现在被采集到时所处的纬度大不相同。这说明,这些岩石现在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它形成时的原始地方,而是从远方漂移过来的。
对化石磁性的研究,不仅表明中国大陆确实发生过漂移,而且发现大约3亿年前华北地块中部与华南地块中部之间相距约20个纬度(2000多千米),这比它们目前的距离要远得多。在华北与华南之间的秦岭,地质学家发现了古老的洋底岩石蛇绿岩和海洋沉积物。可见,华北与华南之间曾经隔着一个辽阔的海洋。2亿多年前,这两个地块相互靠拢拼合,夹在其间的古海洋消失了,古海洋中的沉积物和岩石遭到挤压,就褶皱隆起成为雄伟的秦岭和大别山。
古生物及其他证据也表明,在远古时代,华北与华南并不是同一块陆地。5亿~8亿年前华南的地层和生物面貌与华北的完全不同,却与澳大利亚十分相像。如华南与澳大利亚都发现过6亿~8亿年前只有在十分严酷的气候下才会有的冰川沉积物,而华北却没有。化石磁性研究证明,华南可能一度与澳大利亚相连,后经长途漂移才与华北地块拼合在一起。
同样的证据也表明,西藏、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都曾是被古海洋隔开的孤立地块。3亿多年前华南位于热带,西藏地块上却生活着喜寒生物。到1亿多年前,华南的淡水蚌类进入西藏,反映了原先相距遥远的两地块已拼合在一起。上述地块大多在距今2亿~3亿年前后相互拼接,形成中国大陆雏形;各地块之间的褶皱山系就是拼接的缝合线。在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初,华北—塔里木地块还与西伯利亚拼合,于是形成古亚洲大陆。至于印度地块北上与西藏碰撞汇合,形成现代亚洲,已是距今4000多万年的新生代了。
关于山,中国的先秦典籍《山海经》,在世界上也算得上很了不起的早期著作了。《山经》以山为中心,描述了南至广东南海、北至内蒙古阴山、西至青海湖、东至舟山群岛的广大区域内的自然地貌。对每座山的地理位置、水文、动植物、矿产甚至神话传说,都有详略不一的记述。这是一种极可贵的科学尝试,对山的成因,除神话传说几无所述。在中国,直至宋代才有沈括和朱熹依据山上的水生动植物化石,有了“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猜测。
后人毕竟聪于古人,现代地学家从地球脉动导致的岩石板块运动找到了造山的动力。今日之科学已发展到不仅能对每座山的历史给出有根有据的分析,而且还能对全球山脉大格局的形成达到轮廓性的了解。
三清山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与玉山县的交界处。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8°54′、东经118°03′,紧靠浙赣铁路干线。古为饶、信、衢三州之会,今为华东旅游网络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国家重点风景各胜区。
三清山东距浙江衢州144千米,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千米,西距上饶市78千米,北距安徽黄山市263千米。景区总面积220平方千米,中心景区71平方千米,最高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三清山山体南北长12.2千米,东西宽6.3千米,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三清山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岳绝景奇观。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仙灵众相,惟妙惟肖,邀游于清虚之境,出没于云雾之中,古为道家福地洞天。山上奇峰怪石不可胜数,云雾宝光叹为观止,珍树仙葩世所罕见,灵泉飞瀑与丹井玉液媲美,幽谷溶洞为腾蛟起凤卧虎藏龙之所。历代宫观建筑与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异彩纷呈,钟灵琉秀,故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誉。
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分不开的,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3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
三清山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并含有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两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不再接受沉积。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虽发生第三次大海浸,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直到1.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
在距今2000万~3000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差悬殊。由于三清山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所以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说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
全球板块结构及其运动
20世纪60年代末,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由美国的摩根、法国的勒比雄和英国的麦肯齐共同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说。地震学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板块构造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承认这一学说。于是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被视为岩石圈大陆构造的原因,板块构造学说也就被视为新全球构造理论。
按照岩石圈板块学说,一个刚性的岩石圈可依其地质构造特征区分成若干岩石板块。经过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多倾向把岩石圈区分为7个大板块和7个小板块,每个板块又可区分成若干地块。板块边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3种构造体系全球洋脊构造体系、大陆新造山带构造体系和岛弧—海沟构造体系。这3种构造体系都是明显的变形破碎地带,活动性很强。全球的地震、火山绝大部分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地带。板块的边界是某些地块的边缘。地块边缘的地质构造体系为大陆上老的褶皱带构造体系、大陆裂谷构造体系、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体系、洋底的海岭构造体系、大陆大断裂带构造体系和洋底大断裂带构造体系。这7个大板块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澳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和南极板块。
太平洋板块是由单一的大洋岩石圈组成的大洋型板块。这个板块有9个地块。
亚欧板块主要由大陆组成。中国地处亚欧板块之中。亚欧板块的内部结构最为复杂。亚欧板块有24个地块。
印澳板块有9个地块。
非洲板块主要是非洲大陆。大西洋的部分海域也被划分在该板块中。非洲板块有9个地块。
北美板块包括北美大陆和北冰洋盆地的绝大部分,有14个地块。
南美板块主要是南美大陆,有6个地块。
南极板块有9个地块。
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内圈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这7大板块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地球的内圈有一个向西的转动。除此之外,岩石圈的板块还存在一个离极运动。北半球的板块向赤道方向运动,南半球的板块也向赤道方向运动,但南北两半球板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岩石圈板块作为整体相对内圈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岩石圈板块除了有整体运动之外,各板块之间还存在相对运动。岩石圈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有3种形式板块相互分离、板块相互汇聚和板块相互平移。目前,全球岩石圈板块相对运动的速率大部分已被确定下来。根据板块的这3种相对运动形式,其边界可称为分离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和平移型板块边界。
板块相互分离运动一般发生在较古老的大陆块的破裂带。分离运动的结果会产生一个新生大洋盆地。
板块汇聚运动表现为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这种相对运动与全球大规模造山运动有密切关系。
板块平移运动表现为2个板块以简单的方式相互滑过。板块平移运动在许多情况下是沿某种形式的扭动构造带发生的,它与板块的分离运动和汇聚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全球新造山带构造体系
如果说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出来的,看起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披着冰雪的盔甲、威严的世界屋脊,怎么能和大海联系起来呢?而事实却证明了该理论的确凿性。当我们攀上喜马拉雅山的陡峭的崖壁,或是在幽深的山谷里,仔细观察那儿的岩层,就能找到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笔石、腹足类、腕足类、鹦鹉螺、菊石、瓣鳃类、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介形虫、有孔虫、海藻和鱼龙等。由此便可以证明这儿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涌现出来的。
那么,茫茫的一片古海,又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呢?这是地壳上升的结果。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700~5900米的地方,发现了生长在100万年前的高山栎和毡毛栎化石。这些植物,现在仍生长在我国西南广大地区海拔2200~3000米的高度范围内。虽然100万年前的气候状况和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高度与现在不完全相同,可以粗略估计,该地100万年来大约上升3000米,平均每万年约上升30米。根据类似的资料推算,我国西藏定日县南某地在20万年来上升了约500米,可见在这儿的地壳隆起多么强烈。喜马拉雅山从大海里升起来成为“世界屋脊”,现在还在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有点慢,不易被人们所觉察罢了。
所谓新造山带指晚近地质时期,即中生代以来形成的褶皱山脉,又是岩石圈中现在正在发生大规模造山运动的地带。新造山带基本位于两大狭窄的地带内,相应地两大造山带分别称为环太平洋造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造山带。环太平洋造山带经菲律宾、日本和阿拉斯加,以及美洲大陆西缘的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延伸至南极洲。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造山带延伸,经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同新几内亚相接,大体横跨北非、欧洲和亚洲。
位于太平洋板块东部的北美板块,相对于地球内圈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运动。北美板块的西部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使太平洋板块东部的一部分参与造山运动而被北美板块吞并,形成北美大陆西缘的巨大褶皱山系。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是向西向北的。由于南美板块接近赤道,有一部分在赤道上,所以南美板块向西的运动胜过向北的运动,它的西部边缘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也使南美板块西部产生巨大的褶皱山系。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西缘的由北至南的褶皱山脉连起来,成为环太平洋褶皱山系的一部分。在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的东部,则形成了蜿蜒曲折而又破碎的海岸形态。
亚欧板块主要由大陆构成,由东北向西南运动,并相对印澳板块向西推进。印澳板块包括印度半岛、印度洋东部洋底、澳大利亚及其周围部分洋底。印澳板块的9个地块有5个在南半球,2个在北半球,其余2个跨越赤道。其中大部分在南半球,小部分地区在赤道以上。印澳板块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板块,其方向由东南向西北。印澳板块与亚欧板块平行挤压形成了沿东西走向的褶皱山系。世界屋脊喜马拉雅、苏莱曼等山脉构成亚欧板块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褶皱山系的一部分。亚欧板块的北部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大陆壳岛屿。印澳板块的南部使澳大利亚岛与新西兰岛分离,形成了塔斯曼盆地。
,环太平洋造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东南亚造山带就这样形成了,它大体上可以看做是全球性的连续造山体系。
5、板块为什么会移动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位6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至于地球上原来有多少土之说,只能说地球上原来有多少陆地吧,至少2亿年前就已经是现在的6块大陆粘合在一起的.
至于地球上有多少水,只能说现在地球上7分陆地3分海洋.
6、为什么地球版块会移动?
因为力的作用。 其实,只要你看看地球的结构就明白了。 地球板块的下面是岩浆,而岩浆下面就是地球的核心。另一方面,各个地球板块的强度(也就是说岩石和土壤的强度)也是不同的,尤其是板块的边缘部位。这样,地球板块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盖住了岩浆,岩浆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顶起了地球板块,在这对主要作用力的作用下,保持了相对的平衡。,由于其它原因,存在很多的空间引力、洋流以及风力等等。
7、东非大裂谷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般而言,大盘经过一段强势上扬后,市场对于高位的忧虑,已获利的资金就开始撤出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下跌.这就所谓冲高回调了.
其过程可以大概看:大盘股收到弱势的抛压后下跌,那些中小股由此抗跌较弱就作出更加剧烈的下挫,总体看来,股市好像终止了上升的阶段.,这种回调往往是大户或庄家洗盘获利的操作引导的,待大市跌回价值线后建立仓位.所以通常是小投资者在这回调中被冲洗出市场.
就你的问题来说,大盘的回调是收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市场心理的因素.即是市场对于后市的信心,如果大家都认为现在已经高位而不敢进货,而获利仓又急于抛仓,这就引起市场短暂恐慌,价格自然下跌.
,如果宏观因素和政策出现利空,前期的预期落空,那么市场自然就回调下跌了.
,可能有操纵市场的行为出现.
大盘回调是正常的现象.市场不能永远都是上涨的,也不可能永远下跌.就如艾略特的波浪理论一样,涨跌均衡的市场才合理.
股票入门教程
- 中国电科股票 中国电科股票600990
- 中国铝业股吧 中国铝业股吧股票行情分析
- 三六零股吧 三六零股吧千股千评
- 荣华实业股票 荣华实业股票股吧
- 恒大集团和碧桂园谁大 恒大地产与碧桂园地产哪
- 恒瑞医药股吧 恒瑞医药股吧分析讨论社区
- 300570太辰光股票 太辰光股吧东方财富
- 300504股票 天邑股份(300504)股票价格
- 300563股票 300563股票股吧
- 300554三超新材 300554三超新材目标价
- 四川长虹股票股吧 四川长虹股票股吧资金流向
- 拓中股份股票 拓中股份做什么的
- 中科曙光股票股吧 中科曙光股票股吧东方财富讨
- 中日韩自贸区概念股 中曰韩自贸区
- 今日钢材价格表 涟钢今日钢材价格表
- 剑南春股票 剑南春股票分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