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发债流程(企业怎么发债)

股票入门 2023-01-14 16:09www.16816898.cn炒股票新手入门
  • 请问保险公司的次级债的发行条件是什么?谢谢
  • 债券是怎么划分的啊?
  • 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的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
  • 我国的保险公司能否发行债券
  • 企业如何发企业债??
  • 企业怎样发债券
  • 企业债券如何发行
  • 1、请问保险公司的次级债的发行条件是什么?谢谢

    保险公司申请定向募集次级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经审计的上年度末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二)募集后,累计未偿付的次级债本息额不超过保险公司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值;
    (三)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四)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能得到严格遵循;
    (五)资产未被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及其关联方占用;
    (六)最近两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2、债券是怎么划分的啊?

    债券信用评级最突出的作用是将所评债券如约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公诸于众,向广大投资者提供风险情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在发行时开始刊登债券发行公告,对风险、财务等有关信息有一定披露。但是,就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自身财力、时间和专业知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去调查掌握债券市场上各种债券的风险情况。而债券信用评级结果是对债券如约还本付息风险的度量,并用简单直观的符号向社会公布,借助评级,投资者很容易了解各种债券的风险情况,比较各种债券的信用级别及其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在债券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也可根据评级机构公布的债券信用级别,及时调整自己持有的债券品种,使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结构合理化,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所持债券的风险,减少损失。债券评级结果还能给国家法规限定投资风险等级的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如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
    信贷(债券)评级是投资者依照协议取回投资款项的指 标。因此,机构将评估等级分为:
    *“投资级”(Investment Grade)——指拖欠债务的可能性相当低,如期偿债的能力良好。属于这个范围的是国际长期评级“AAA
    ”至“BBB”和短期评级“F1”至“F3”。
    *“非投资级”或“投机级”(Speculative Grade)——指拖欠债务的可能性偏高,或者已经发生。属于这个范围的是国际长期评级“BB”至“D”和短期评级“B”至“D”。
    类似的:
    对外贸易企业的信用等级分为4等7级,即AAAA、AAA、AA、A、B、C、D等级别。
    第四条 A等(亦称A级)
    是指信用等级高的对外贸易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信守承诺,履行合同;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和人员;没有发生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失信行为;信用观念强。经评定综合得分(满分为100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AAAA级,80分~89分的为AAA级(含80分、89分),70分~79分为AA级(含70分、79分);65分~69分为A级(含65分、69分)。
    第五条 B等(亦称B级)
    是指信用状况一般的对外贸易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遵守法规,没有发生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失信行为;有一定信用观念。经评定综合得分在60分~64分的为B等(含60分、64分)。
    第六条 C等(亦称C级)
    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发生有损企业诚信的严重事故的对外贸易企业。经评定综合分数在59分以下(含59分)。
    第七条 D等
    (NR)因受评对象成立未满一年或关键性资料缺失,无法评定信用等级的。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3、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的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

    关于印发]《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的通知 b] 
    各保险公司,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为加强债券投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保险机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规范信用评级程序和方法,我会制定了《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公司应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按照《指引》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信用评级制度。
    二、各公司应严格执行信用评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保监会将对各保险机构信用评级系统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各公司应加强信用风险研究,通过信用评级,进行持续跟踪分析评估,切实防范信用风险。
    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
    二○○七年一月八日
    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债券投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保险机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以下简称信用评级系统),规范评级程序和方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保险机构投资各类债券,应当进行内部信用评级(以下简称信用评级)。国债、中央银行票据以及其他经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债券可免予信用评级。
    第三条 信用评级包括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
    第四条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设立专门部门或岗位,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借鉴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制度和程序,建立信用评估模型,健全信用评级系统。
    第五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保险机构信用评级系统建设和运作情况,实施分类监管。 第六条 信用评级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一致原则。评级人员应当核实评级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确保基础数据、指标口径、评级方法、评定标准的一致性;
    (二)独立客观原则。评级人员应当独立、客观、公正,不受发债主体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
    (三)审慎稳健原则。评级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特定行业和发债主体经营管理可能存在的波动,全面审慎评估发债主体经营和财务状况、债券风险收益状况以及其他风险。
    第七条 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用评级管理制度,及时报中国保监会备案。信用评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一)信用评级议事规则和程序规定;
    (二)信用评级方法细则;
    (三)信用评级报告准则;
    (四)评级人员操作规范;
    (五)尽职调查制度;
    (六)跟踪评级和复评制度;
    (七)防火墙制度等避免利益冲突的制度;
    (八)其他制度。
    第八条 信用评级部门应当至少由两名以上专业人员组成。信用评级专业人员应当具备金融知识和财务分析能力,主管人员应当具有相关工作经验。
    第九条 信用评级部门或岗位应当明确工作职责,避免业务与其他部门交叉。信用评级人员不得同时从事投资交易。
    第十条 信用等级评定应当采用国际国内通用的评级定义和符号体系,原则上分为投资级、投机级、违约级三个等级,每一等级分设若干档。
    第十一条 信用评级部门或岗位应当规范管理和使用评级信息,逐步完善评级信息数据库,持续积累违约事件、违约率、违约回收率、信用稳定性等信息和数据,并作为经营管理资源长期保存。
    第十二条 信用评级部门或岗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分类整理相关原始资料、评级材料、信用评级报告等。
    第十三条 信用评级基本流程,包括信息收集、调研访谈、初步评定、提交报告、跟踪评级等内容。
    第十四条 保险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媒体信息和其他公开资料,广泛积累各类数据,将其作为信用评级的基础信息。
    第十五条 保险机构应当主动与发债主体交流,了解其业务经营、财务计划、管理政策和其他影响信用评级的情况。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有关信息。
    第十六条 信用评级人员应当严格审查所获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信息资料不完整或存在虚假陈述的,保险机构应当不予评级。
    第十七条 信用评级人员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评级方法,分析研究评级对象,撰写信用评级报告,初步评定信用等级,并按规定程序审定后,形成信用评级结果,作为债券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信用评级报告应当逐级上报,及时提交相关部门使用。风险管理部门应当监督信用评级结果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 保险机构应当及时跟踪债券存续期内评级变化。跟踪评级每年至少二次,应当适当提高信用级别较低的发债主体的跟踪评级频率。
    发债主体出现资金链中断问题,需要滚动、重复发行债券,或者发债主体、担保人、担保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保险机构应当及时重新评定发债主体和债券信用等级。
    第二十条 保险机构应当加强债券市场研究,分析信用等级与债券价格等关联因素,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
    第二十一条 保险机构应当建立科学指标体系,规范评级程序和方法,详尽分析影响发债主体信用评级的风险因素,评定其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确定其信用等级。
    第二十二条 偿债能力评估包括个体评估和支持评估。
    个体评估主要分析发债主体的外部环境、运营因素、内部风险管理和财务实力。
    支持评估主要分析发债主体在宏观经济和股东单位中的地位、股东结构和政府支持程度,评估受评对象需要资金时,获得外部支持的能力。
    发债主体法人机构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应当分析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权风险。
    第二十三条 发债主体偿债意愿评估,应当重点考察下列因素:
    (一)信用记录,主要考察发债主体历史违约记录;
    (二)公司治理,主要考察股东背景和构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设立和履职情况、管理决策和执行情况、关联交易和履职监督情况、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三)发债主体人员素质及管理状况,主要考察法人代表素质、员工素质及管理水平等;
    (四)其他因素。
    第二十四条 保险机构应当考察发债主体的财务管理政策,分析其整体发展目标和资金需求,结合历史记录和业务发展情况,评估其合理性。
    第二十五条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建立一般财务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和特殊财务指标体系。
    第二十六条 保险机构应当按照可比原则,按照不同行业财务特征和风险状况,建立并调整相关行业财务评估基准,准确反映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
    第二十七条 发债主体为一般工商企业的,应当重点考察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发债主体为商业银行的,应当重点考察影响其信用的外部环境、运营因素、内部管理风险和财务实力等。(一般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主要评估方法参见附录)
    第二十八条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发债主体信用状况,结合债券特点和相关合同,考察债务人偿还债务的信用程度,确定其信用等级。
    第二十九条 债券和相关合同评估,应当考察发债主体募集资金投向、项目现金流和综合现金流、到期偿付能力、偿付及时性等,重点关注与债券资金流向和收益相关的因素。
    第三十条 保险机构确定债券信用等级,应当重点考虑债券清偿顺序。
    (一)担保债券:含有抵押、质押、信用保证等增信条件,本金和利息清偿顺序先于普通债券,其信用等级可能高于发债主体信用等级。
    (二)普通债券:不含任何增信条件,本金和利息清偿顺序优于次级债券和混合资本,其信用等级一般等同于发债主体信用等级。
    (三)次级债券:本金和利息清偿顺序列于公司普通债务之后、优于混合资本和股权资本,其信用等级一般低于发债主体信用等级。
    (四)混合资本债券:符合一定条件时,本金和利息可以延期支付,清偿顺序列于次级债券之后,优于股权资本,其信用等级一般低于发债主体信用等级,且低于次级债券信用等级。
    第三十一条 第三方机构为发债主体提供全部或部分债务担保的,该债券的信用等级最高可以等同于保证方信用等级。
    第三十二条 债券含有抵押、质押、信用保证等增信条件的,应当评估抵押物和质押物的市场价值、流动性、抵押和质押比例,评估担保人的信用状况、承诺条件以及偿付及时性。
    第三十三条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审慎原则,对增信作用设置一定限制,控制增信债券信用等级上调级别。
    第三十四条 保险机构投资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根据发债主体信用等级,重点关注特定债券有无担保、担保的法律效力、担保条件、不可撤销性以及担保人财务实力等。
    第三十五条 保险机构投资短期融资券,应当根据发债主体信用等级,重点分析其发行期内行业走势,现金流、资产流动性对本期债券的影响,以及发债主体出现危机时,采取融资手段偿付债务的意愿、方式和能力。
    (一)发行期内短期融资券走势分析,着重考察行业近期变化、发债主体近期产品结构调整、新项目投产、在建项目建设等因素,分析发债主体新近发生的股权变动、组织构架、管理模式、高管人员、资产并购和出售等变化,对经营的影响等。
    (二)现金流分析,着重考察发债主体未来1至2年现金流预测的依据;根据未来两年收入、成本变化及投融资计划,预测未来1至2年的现金流;分析对不利经济环境下,发债主体未来1至2年经济活动现金流的敏感性等。
    (三)资产流动性分析,着重考察发债主体资产结构、流动资产机构、资产周转情况以及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的变现能力等。
    第三十六条 评级人员撰写信用评级报告,应当包括评级分析和评级结论。
    第三十七条 评级分析应当简要说明本次评级的评估过程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发债主体基本情况、所处行业、治理结构、业务分析、资本实力、财务状况、风险因素、募集资金投向、偿债保障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发债主体外部信用增级措施、债券合同条款、第三方潜在支持程度、债券收益率或风险溢价等对信用等级影响。
    第三十八条 评级结论应当写明信用级别释义、评级结论的主要依据、发债主体或债券的信用等级等,并简要说明评级对象的风险程度。
    第三十九条 信用跟踪评级报告应当与前次评级报告保持连贯,重点说明以下内容:
    (一)据以确定发债主体及债券信用等级的有关依据的主要变化情况,以及对评估对象信用状况的影响;
    (二)重新确定发债主体和债券的信用等级。
    第四十条 信用评级、跟踪评级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
    第四十一条 保险机构应当参照本指引,制定其他发债主体和债权类投资工具的信用评级制度、程序和方法,并报中国保监会备案。
    第四十二条 本指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4、我国的保险公司能否发行债券

    不能,国十条里有

    5、企业如何发企业债??

    债券的发行者在发行前必须按照规定向债券管理部门提出申报书;发行者在申报书中所申明的各项条款和规定,就是债券的发行条件其主要内容有:拟发行债券数量、发行价格、偿还期限、票面利率、利息支付方式、有无担保等等。债券的发行条件决定着债券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发行者筹资成本的高低和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多寡。对投资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发行条件是债券的票面利率、偿还期限和发行价格因为它们决定着债券的投资价值,所以被称为债券发行的三大基本条件而对发行者来说,除上述条件外,债券的发行数量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筹资规模。如果发行数量过多,就会造成销售困难,甚至影响发行者的信誉以及日后债券的转让价格。一般情况下,企业债券发行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点企业债券和国家债券发行须经国务院批准。通常企业债券采取自办发行或者委托有关金融机构代办发行的方式,重点企业债券和国家债券采取银行代理发行的,由国家承担发行风险。国家债券采取分配认购方式,或者向单位分配认购任务,或由个人自愿认购。1991年国库券的发行开始部分试行由银团包销发行的办法。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一般采用自愿认购的方式。除贴现金融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一部分采取折价发行方式外,其他各种债券均采取平价发行的方式。

    6、企业怎样发债券

    1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你对照看一下是否符合:
    (一)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
    (三)具有偿债能力;
    (四)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
    (五)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地方财政不会对公司债券进行担保。
    3 如果你公司现在负债率太高,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应该都不符合,集资是国家不允许的,现在可行的道路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即引进新的股东来注入资金。

    7、企业债券如何发行

    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
    券。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发行债券,所以,一般归类时,企业债券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合在一起,可直接成为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通常泛指企业发行的债券,我国一部分发债的企业不是股份公司,一般把这类债券叫企业债。
    根据深、沪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企业债券的规定,企业债券发行的主体可以是股份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上市的企业债券必须符合规定条件。
    企业债券代表着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债券持有人有权按期收回本息。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企业债券风险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如果企业发行债券后,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可能无力支付投资者本息,投资者就面临着受损失的风险。所以,在企业发行债券时,一般要对发债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或要求发行企业有财产抵押,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在一定限度内,证券市场上的风险与收益成正相关关系,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企业债券由于具有较大风险、它们的利率通常也高于国债。
    企业债券诞生于中国,是中国存在的一种特殊法律规定的债券形式。按照中国国务院1993年8月颁布实施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从企业债券定义本身而言,与公司债券定义相比,除发行人有企业与公司的区别之外,其他都是一样的。
    对于中国企业债券概念,目前有两种观点:(1)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与公司债券没有区别:(2)企业债券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是一个不规范的概念。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不准确和完整。
    首先,分析一下中国企业债券存在的法律基础。
    中国《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境内发行的债券”,“除前款规定的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行企业债券”。中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照本法发行公司债券”。可以看出,从法律法规角度看,企业债券概念比公司债券概念的外延要大得多,正如企业涵盖公司一样,企业债券也涵盖公司债券。
    从发行条件看,《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的企业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有五条:(1)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2)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
    (3)具有偿债能力:(4)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5)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显然,《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很一般。《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有六条:(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 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2)累计债券余额总额不超过净资产额的40%,(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对比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容易看出,发行公司债券的基本条件是在发行企业债券的基本条件基础上,为体现公司债券特点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如,从资产规模(包括净资产余额)方面,公司债券的规定比企业债券规定更具体,从盈利情况要求看,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筹集资金用途看,两者基本上一样,从利率控制看,公司债券是遵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十八条“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的要求执行的。
    在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管理上,《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范的范围是在境内注册的所有企业法人(当然包括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的发行应该在首先服从《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基本前提、满足《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要求的基本条件下,然后再按照《公司法》有关公司债券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即是说,没有按照《公司法》规范的企业,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规定发行企业债券:而满足《公司法》发行公司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则应按照《公司法》发行公司债券,同时它也是企业债券,也满足《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有关要求。
    企业债券目前国内的报批程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拟订全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和规模内的各项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执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