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学习99: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三
走势结构,其核心要素在于中阴状态的存在。一些人可能认为中阴状态是理论不完善的产物,这种观点显然陷入了一种过于简化的思维。世界并非仅仅是机械的、精确的,而是充满量子化的不确定性。中阴状态,正是走势这种特性的真实写照。
中阴状态反映了行情走势生长阶段的未知与变数,但这并不应该影响我们的操作。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中阴状态视为中枢震荡的整理过程,依据中枢震荡的原理进行操作。很多人在面对中阴状态时感到困惑,因为在这个阶段,走势的划分变得模糊。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我们讨论的并不是同级别的划分,而是更一般的划分。例如,在线性上涨后出现背驰,必然会进入中阴状态,形成一个一分钟的中枢。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走势就是一分钟类型的,因为在实际情况中,两个年中枢之间可能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段或者甚至缺口进行连接,这些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我们的理论必须包容这些常见的情况,而不是仅仅关注那些极端或者特殊的情况。
根据结合律,连接中枢的走势并不一定是纯粹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线性上涨后,第二类中枢可能会与中阴状态的中枢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性上涨划分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中枢的形成。
更为关键的是,走势的最大特点在于连接中枢的走势级别一定小于中枢。例如,一个五分钟的上涨结束后,必然会有一个至少三十分钟的中枢震荡。这是所有走势的共通结论,没有任何例外。这个结论为我们预测后续走势提供了依据,也就是后续走势的级别至少大于当前走势的级别。
在这个过程中,大的走势级别的第一个中枢震荡的位置极为关键,它就像是一个晴雨表,能够反映出行情的健康状况。如果中枢震荡落在最后一个范围里,那么这就是正常的中阴状态;但如果中枢震荡回到原走势类型的第二甚至更后中枢里,那么对应的中阴状态就可能是不健康的,需要警惕。
结合分型来看,日分型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小级别走势中出现大的中枢。这个分型对应的中枢位置至关重要,它几乎决定了这个分型是真正的顶还是底。
缠论中的走势结构是一个深入且复杂的课题,中阴状态、中枢、结合律等元素共同构成了这个领域的研究重点。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就需要对这些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