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居民部门短贷增长显著 提防经营贷进楼市
4月12日,央行发布的3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6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累计增量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8730亿元。3月新增社融3.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84万亿元。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指出,一季度社融新增量虽然少于上年同期,但仍然是季度增量的次高水平。从结构上来看,金融机构的信贷稳字当头,资本市场的融资大幅度增加。债券市场在上年基数比较高的情况下少增长,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平稳。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减。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89亿元。
二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一季度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985亿元。
三是股票融资大幅度增长。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亿元,增长近一倍。
“企业债券融资逐步回归,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8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178亿元。但如果比2019年的话,仅比2019年的同期少636亿元。主要受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影响,政府债的净融资同比少增较多。一季度政府债的净融资是6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197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2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715亿元。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是净减少,一季度委托贷款减少51亿元,同比少减92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569亿元,同比多减3439亿元。”其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3月M2同比增长9.4%,略低于市场预期,M2加速回落主要由基数效应引起。
“去年年初疫情在国内加快传播,春节后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疫情防控,去年3月M2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2月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形成了较高基数。如果按2019年以来的两年平均增长率计算,3月M2增长9.77%,明显好于9.4%。”其补充道,导致M2加快回落的其他因素主要有财政支出力度减弱,3月财政存款减少4854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减3625亿元和2499亿元,相当于货币投放力度减弱。新增人民币贷款虽然不差,达到2.73万亿元,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2.8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信贷派生力度减弱。
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4万亿元,同比上涨12.6%,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73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仅低于去年同期1200亿元,明显高于往年3月份新增水平。
招商证券(18.47 -1.07%,诊股)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曾预测,为对冲疫情冲击,2020年上半年政策鼓励加大信贷投放,当年3月信贷投放大幅放量,相较于2020年3月,今年3月新增贷款虽然同比少增,但增量不会低且信贷结构较好。
温彬指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去年同期,具有一定必然性。但抛开去年疫情加快传播的特殊阶段,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与往年相比并不低,而且结构有所改善。3月中长期贷款新增1.95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4426亿元和5158亿元。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新增7465亿元,比上月多增9514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少增8506亿元。
其中,3月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1.6万亿元,比上月多增4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500亿元。中长期贷款延续了较好增势,3月新增1.33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300亿元和3657亿元。温彬认为,说明企业信心逐渐修复,资本开支力度加大,制造业、基建等领域中长期信贷需求较旺盛;而短期贷款新增3748亿元,比上月多增1251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少增5004亿元,主要由于去年同期为了缓解企业经营困难,短期贷款投放力度较大;票据融资减少152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减3600亿元,说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强,银行更倾向于提供贷款。
值得关注的是,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1.15万亿元,比上月大幅多增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614亿元。温彬分析道,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增长较多,体现了需求较强。短期贷款新增5242亿元,比上月多增7933亿元,或由于3月国内部分地区出行限制条件解除,居民出行、旅游、消费等需求增加。中长期贷款新增6239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126亿元和1501亿元,体现了购房需求仍然相对旺盛。
温彬表示,整体上看,由于去年货币信贷投放力度较大,3月M2、信贷、社融等主要金融数据不及去年同期。但去年情况比较特殊,与之对比的意义有限,而与其余年份同期相比,3月信贷、社融表现并不差,体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强,金融加大支持力度。
“但也要注意到,3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增长较快,需要提防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引发新的风险。受基数效应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二、三个月内货币、信贷仍将延续同比回落走势。”其指出,下一阶段,要重点关注当前经济恢复进程和需求变化等实际情况,不必要过分担忧基数效应导致的数据波动。货币政策要兼顾好稳增长、控风险、防通胀、稳汇率等目标,继续通过MLF和逆回购组合调节市场流动性,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结构性支持力度,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下一步要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