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谈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可能性较
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付凌晖表示,从供给看,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相关产品产量下降,以及出口管制增加,将冲击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供应。从需求看,全球经济持续恢复,将支撑大宗商品需求增加。,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带来部分国家间的制裁和反制裁,影响全球供应链效率,大宗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上升,加大了价格上涨的压力。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偏紧、不确定增大的背景下,价格高位波动可能性较大。
对此,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景川认为,全球经济的差异化以及货币政策的差异化,叠加全球疫情防控的差异化以及俄乌冲突,能源以及粮食出现大幅波动在所难免。而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则显著提升了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加剧了市场的紧张状况。
从地缘冲突局势来看,现阶段形势仍错综复杂,尤其是西方和欧盟对于俄罗斯的制裁逐步落地,将对全球贸易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史无前例的冲击。
“就目前大宗商品来看,供给的脆弱性抬升了价格,对产业链的影响也逐步显现。而国内对部分商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在被动承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一方面需要有效的替代原料;另一方面则是降低负荷,修复产品利润水平。风险是,高价对需求的挤出效应与疫情多点散发下需求的边际减弱叠加,经济运行需要更多的稳增长政策来支撑。”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钟美燕称。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对我国经济恢复运行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抬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这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严峻挑战。”新湖期货宏观研发总监李明玉表示,需要继续采取相关措施严控价格抬升,特别是遏制不合理的价格上涨,引导上下游企业有效顺畅交易。“在有序保供稳价的基础上,还要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引导合理市场预期,避免陷入囤货恐慌。在实施必要的财政、货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推行降成本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降低各环节的交易成本,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受住短期外部成本上升的冲击,为企业持续恢复经营向好进一步腾挪空间和时间窗口。”
实体企业可适时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景川告诉记者,俄乌冲突导致已经紧张的能源市场雪上加霜,由于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尤其对于欧洲而言,其27%的原油、40%的天然气源于俄罗斯,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的价格。“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成本将显著提高。”景川称,而俄罗斯、乌克兰作为全球主要小麦、玉米以及葵花籽的生产国,在西方制裁以及战争阻隔的背景下,其供给也将受到影响,全球气候的不确定也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化肥作为原油的下游产品,在原油紧张的背景下,其未来的预期也难以避免的会存在趋紧的预期,也将进一步影响对农产品的种植。
“农产品在俄乌关系之下延续强劲,市场对于俄乌的影响可能仍存在低估,在产量、贸易、物流、生物能源等多方面都存在强逻辑。粮食问题带来通胀的长逻辑可能仍较大;能源端在俄乌关系下强势。但市场对消息有充分消化,且多国在供给端寻找替代,化工板块受制于弱需求,强供给,产业利润大幅压缩,只能通过产能利用率的降低来调节产业利润。”李明玉称。
同样,在钟美燕看来,以化工品为例,疫情影响下聚酯加速减产,大厂减停较为集中;聚烯烃检修装置仍较为集中,石化企业库存处于中位水平。不同产业链面临的矛盾程度略有差异,不过目前是需求压制相对确定,供给矛盾预期强于现实,化工端跟随成本反应为主,即油价涨跌影响化工品节奏。
“随着原油波动,剔除能源价格的影响,化工板块在已经低估值之下交易难度加大。欧美等经济体不断释放储备能源,短期能源价格虽略有缓和,但长期风险仍大。”李明玉如是说。
“整体来看,化工品将振荡运行为主。产业链环节中不同角色对应的策略有所差异,下游应以逢低采购为主,等待后续需求回归。上游则需要提前锁定原材料成本,做好安全库存储备。”钟美燕称。
“由于我国在资源上的不足,国际大宗商品的高位运行显著推升了PPI,但下游消费不振使得PPI向CPI传导不畅,大量的境外订单又提升了我们对资源的依赖。PPI与CPI的剪刀差长时间运行势必会不断压缩境内企业的利润。”景川表示,目前,欧美经济运行短周期的下半场,在FED加息缩表的背景下,化工产品的剧烈波动在所难免,而地缘政治与异常天气也将推升农产品价格。在他看来,适时运用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场外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避免由于价格剧烈波动所带来的尾部风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