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定调国资"抄底说" 正常市场化行为
近期,国资频频出手“接盘”民企上市公司成为资本市场焦点。针对有媒体反映国资“抄底”收购民资上市公司,造成“国进民退”现象,在10月15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表示,这只是在当前环境下国企和民企的一种正常的市场化行为,是国企和民企互惠共赢的市场选择,不存在谁进谁退问题。业内人士指出,近期高层密集表态体现改革新思路,未来国企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速,市场化将进一步落地,通过收购兼并、混改等举措,国企民资优势互补,共同做大“蛋糕”,为上市公司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国资加速入场
深圳对上市公司的“救济计划”周一引爆资本市场。注册地刚刚迁移到深圳的北讯集团正面临公司层面的债务违约和股东层面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接近公司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10月15日下午,公司与深圳南山区政府方面取得联系,寻求国资机构支持,南山区政府表态,对公司产业予以认可。
“能‘卖身’成功已经很不错了。”10月15日午间,一位刚刚与国企草签了控股权转让协议的上市公司董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家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压力一直很大。
“我们老板最初对国企的接盘完全没有兴趣,但与国企深入沟通后坚定了与国资合作的决心。”合力泰董秘金波表示,国有企业在产业前瞻性、融资成本等方面展现出民企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从产业发展趋势看,未来的资源将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政策门槛、投资门槛、规模门槛都会大大提高,以公司所处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随便一个项目投资都要几十个亿,靠民营企业滚动发展去投资是不现实的,在国企领域找一个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企业大有裨益。”
近期,有雷科防务、英唐智控、永泰能源等上市公司陆续宣布引入国有资本。仅10月15日午间,就有美晨生态(5.53 停牌,诊股)和康达新材(10.15 停牌,诊股)两家上市公司将控股权转让给国资公司。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这场表面上的“国进民退”,实质是“国救民”,根源在于民营企业对经济周期、信贷周期和行业景气周期的误判,尤其是过去几年,中国产业形势、金融环境处于周期上升阶段,而企业家将这种上升期误判为成长期趋势,导致在周期上升阶段的中后期盲目扩张,不顾自身承受能力过度负债。当经济周期性下行时,企业家承担了巨大压力。
国资民企互利共赢
一位长期从事并购业务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国资加速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是国资尚可实现低成本融资,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比例存在要求。,国企之间的并购整合加速推进,依靠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强,争取获得所在行业、所在区域的有利位置,可避免被其他国企整合。
,控股权和财务上并表的要求成为这轮国资入场的重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企离场,股权转让后,民企创始人团队往往保留部分股权,继续服务于公司。两种不同基因的结合,两种优势的发挥,有望为上市公司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指出,国资收购民企是常见的市场行为。当欧美国家遇到经济危机,经常出现资金雄厚、规模更大的集团以及具有政府背景的一些企业对资金薄弱的企业进行兼并收购。这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不应从所有制角度讨论,国有企业也会破产。
,这段时间高层的密集发言,清楚地体现改革态度,“竞争中立”“强调微观市场主体”及“双向混改”等反映出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速,市场化将进一步落地,未来国企民企之间不再强调所有制区别,其兼并重组都是以市场化为前提的选择。
中国企业研究员执行院长李锦认为,国企民企之间不是“谁进谁退”“此消彼长”,而是共同做大蛋糕,开辟“国民共进”新局面。全球正在经历第六次兼并重组潮,中国各产业也走到这个时间节点。当前的兼并重组在很多领域发生,有在国企发起的,也有在民企发起的,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行为,与所有制无关。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罢,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共同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利好资本市场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除抛出百亿“救援计划”的深圳外,山东、浙江、福建、四川、河北、北京等多地的不同层级国资部门也正在加速入场,“救援”对象并不局限于自己行政区划内上市公司。比如,注册地在山东的合力泰,就被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入囊中,而注册地在山西的永泰能源有望被北京能源集团拯救。不难看出,产业协同在这些资本联姻中发挥的内在作用。
市场人士指出,国资入场大大缓解了民营企业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切断了由股东层面的流动性危机演变为上市公司层面的风险和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链条。新大股东的及时变现,解决股权质押之围,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的一大动因消除,有利于减轻二级市场压力,利好资本市场。,国资特别是大量产业资本的入场往往被认为市场底部特征之一,且很多接盘价格略高于二级市场价格,提振二级市场投资情绪。
融通深证100指数基金经理何天翔指出,深圳市政府的政策直接利好得到援助的深圳注册的上市公司。展望后市,除深圳市安排数百亿元帮助上市公司应对股票质押风险外,还有更多的稳定股市、提振信心的信号集中释放,这些提振信心的信息涵盖央行、银保监、证监会等金融系统,有利于稳定股市。
国资救市动态
除了百亿驰援上市公司 深圳国资其实早就上手段了
深圳国资持续“输血” 多家本地公司获驰援
国资拯救A股生死局600家上市公司跌破平仓线
地方国资救市路线图浮现十余省市已出手本地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