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企进行清产核资 引发信用债市场关注

财经新闻 2023-01-07 20:11www.16816898.cn股票新闻
摘要:近日,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吹风,用3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的任务,而近期多家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正在进行清产核资,例如鞍钢集团、攀钢集团、邮电器材集团专项清产核资预计资产损失121.77亿元、47.01亿元、10.11亿元。 相关受访专...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吹风,用3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的任务,而近期多家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正在进行清产核资,例如鞍钢集团、攀钢集团、邮电器材集团专项清产核资预计资产损失121.77亿元、47.01亿元、10.11亿元。

    相关受访专家表示,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央企进行清产核资是为降成本、缩层级、合并等多项改革铺路,对于部分信用债市场影响或较大,投资者需要有效甄别。

    清产核资适应供给侧改革

    据了解,清产核资由来已久,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转轨时期对国有资产价格重新核定的重要方法。清产核资是“清理财产”、“核实资金”的简称,是对企业实物资产及各项债权债务全面清查,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的行为。与资产评估着重资产估价不同,清产核资着重于资产的核实。清产核资核实出的资产损溢,按照有关规定出具鉴定证明。核算后盘盈资产与盘亏资产进行相抵增加或者冲抵权益部分。

    从历史上看,1992年以来的清产核资,与国企改革同呼吸共命运。1992年之后,我国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系统性的清产核资。第一次在1992年~1995年,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逐步确立的背景之下展开的,意在摸清国资家底,为国企改革铺路;第二次为2003年~2006年,是在组建国资委后,意在化解我国国资监管“五龙治水”的尴尬局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国家治理、法律制度、会计制度发展进步,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已丧失了赖以生存土壤。

    不过,大规模清产核资已成往事,个别企业案例再现值得关注。有业内人士统计,近年一些企业清产核资个案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涉及国有成分的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分立、合并、改制,如广州友谊、中山公用、深纺织A等;二是央企属性公司或者地方国企为减轻负担、瘦身发展,如鞍钢集团、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北方重工、邮电器材等;三是涉及破产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如无锡尚德与联盛能源等。

    其中第二类企业处置时间均发生在2016年。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一些央企及地方国企自身有诉求。这几年强周期、上游国有企业经营堪忧,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尤为显著,清产核资行为有利于帮助企业减轻后续几年财务负担。另一方面,为央企缩减层级、合并、乃至可能实施的“债转股”做好铺垫。5月18日,李克强总理提出央企减层级,“瘦身发展”提质增效,缩减层级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理顺央企资产与明晰的产权结构。

    或对信用债影响较大

    在第二类企业清产核资中,鞍钢、攀钢清查出的净资产损失较多,不过考虑到其巨大的资产总量,对其正常经营影响不大。邮电器材核销10亿元资产损失后,净资产将从28亿元减少至18亿元,降幅为35.71%,由于清产核资后净资产收缩幅度较大,公司公告称,基于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考虑,如果投资人希望提前兑付债券,公司愿意提前兑付(赎回)存续期内的“15邮电器材CP001”、“15邮电器材SCP001”两期债券。北方重工清产核资后出现资产负债率高于100%的情况。

    今年以来,去产能、债转股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叠加信用风险愈演愈烈,令投资者对企业逃废债产生了忧虑。不仅仅是投资者对企业逃废债忧心忡忡,决策层也对此颇有关注。4月21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推进钢铁煤炭企业债务重组的同时,要坚决遏制逃废债行为,防止个别行业、企业风险演化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而此时一些债券发行人发布清产核资公告,再添一份不确定性。业内人士表示,时过境迁,我国会计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对于债券发行人与上市公司的定期财务数据披露制度也相对完善,若清产核资过程中还像过去一样清查出大量损失,其并无较强说服力。不过,本轮大型央企清产核资零星的案例仍然值得引起关注。

    对于清产核资的影响,明明表示,集团的清产核资一般并不会直接导致企业债务重组或者破产,对其经营能力也影响不大,但是若集团对旗下子公司、孙公司、玄孙公司的清产核资与资产腾挪互相结合,可能会导致其非核心运营平台会计处理上出现资不抵债并触发破产重整程序。另一方面,清产核资清理出的大量损失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冠之以历史原因,从而企业及相关人员在无需承担损失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地处置一些包袱,这种机制容易导致一些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引发的破产重组事件可能会演变为另一种逃废债的模式。

    明明表示,目前央企正在进行合并、降成本、缩层级的多项改革,中央政策坚定不移的改革方向毋庸置疑,但是以史为鉴,具体实施的情况与典型案例,投资者宜当密切关注。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莉也表示,经历近年持续的周期下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国有企业年报业绩压力巨大,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能够暂时缓解“账面”的业绩压力,但实际上并不改变企业经营低迷的实质。投资者在进行信用分析、尤其是盈利指标分析时,特别要注意考虑该项因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