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PMI增长平稳 中国经济换挡进入新阶段
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17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年来看,2017年的PMI指数一直保持在51%之上,高于荣枯线。月度之间的小幅波动从经济运行来看都属于正常现象,最重要的是2017年全年PMI指数没有趋势性变化,没有持续上升或者下降,这样的波动特点说明2017年经济平稳增长的特点比较明显。
PMI分类指数波动较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态良好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达到年均值水平,制造业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
张立群认为,尽管2017年12月的生产指数有小幅下降,还是处于50%荣枯线之上,表明生产总体较为平稳。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说明市场销售形势、企业资金周转情况也比较好。从库存指数来看,产出品的降幅在收窄,这意味着去库存短周期的调整已经进入后半场。从企业未来的发展来看,这些指数的整体显示,保证企业良好生产经营状态的条件较充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着良好的态势。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12月份PMI分指数都有所下降,下降最厉害的是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有所下降但还在荣枯线上。
“虽然生产指数也在下降,但只是正常的短期波动,涨一点低一点都不会影响总趋势。从2017年全年数据上看,PMI指数一直在51%以上,增长态势与2016年差不多,表现很不错。说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苏剑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从业人员指数从1月份开始,除了3月份正好处在荣枯线上,其它月份都处于荣枯线以下,苏剑认为,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反映出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比例在下降,服务业或其它产业在上升。二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在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在减少。
2017年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张立群认为,从2017年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来看,服务业还是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服务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一直保持稳定,决定了全年的经济总体平衡,增长水平会比2016年略有提高。
苏剑认为,2017年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个月高0.2个百分点,正好印证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非制造业比例在增加,制造业比例在减少。
2018年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不大重点仍在供给侧
对于两个指数未来的发展趋势,张立群表示,未来两个指数还会保持大体平稳,有可能会有小幅波动,不会出现趋势性的上升或下降。2017年的波动特点在2018年还会继续显现,这也是这一阶段运行的新特点。
苏剑对此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这两个指数未来也将与2017年12月持平,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波动也将控制在0.2%或0.3%,基本围绕目前的指数上下波动。
2017年12月份数据的公布意味着2017年全年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已出炉。那么,两个指数全年的表现对2018年的宏观政策有何影响?
张立群认为,从数据上看,2017年全年制造业的增长都比较明显,工业增长一直稳定在6%以上,制造业稳定在7%左右。过去六年中国经济包括工业增速持续下降,2017年的工业增长水平比2016年略高,彻底结束了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结束了增速换挡时期。
不过,在张立群看来,2017年全年的数据表明,并没有出现有些观点所认为的周期性回升或是新周期的开始,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平台,也就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增长速度稳定在了目前的数据水平,并围绕这样的水平上下小幅波动。新增长平台的新特点还在逐步表现,这是未来观察宏观经济需要特别重视的。”张立群认为。
苏剑认为,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在供给关系上,提出的八个重点任务基本上都是供给关系管理政策。,结合2017年全年的数据表现,201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2017年的取向还将保持一致,财政政策扩张,货币政策中性,仍然会比较强调供给关系,重点会放在供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