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共绘宏伟蓝图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共绘宏伟蓝图
本报记者马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从多个方面勾画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建成法治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光大银行(4.140,-0.01, -0.24%)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提高综合国力到增进民生福祉,规划纲要草案展现出美好画卷,为未来指明了方向。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十五年的时间,三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航”规划,也是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一致性。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此前表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这需要以扩大就业为基础,实现收入增长并且收入分配更合理。让人民能够更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养老、医疗、教育等得到更好的保障。与此,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至关重要。记者注意到,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业内专家认为,可以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入手。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表示,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娄飞鹏认为,在绿色发展方面,主要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市场是全球的稀缺资源,我们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托国内强大市场,使我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促进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