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踩刹车” 连续三月环比萎缩
本周中国石化(600028)发行230亿元可转债,令融资加重股市流动性压力的话题骤然升温。不过从数据来看,自2010年12月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性融资规模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从去年11月的1454.61亿元,减少至2月的不到500亿元。
股市晴转阴 融资急减速
从2010年11月调控政策出台之后,A股市场踏上了回调之旅,在信贷收紧和利率上升的影响下,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显得越发紧张。尤其是近期中国石化高额的可转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融资给资金面带来压力的讨论不绝于耳。
实际上,中国石化仅是个例,从去年11月市场下行以来,一级市场的融资规模已经出现了急剧萎缩。数据显示,去年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融资(IPO、增发和配股)规模与二级市场的走势息息相关,4月股市大跌,当月募集资金降至当年低点449亿元;而当11月股指达到年内高点时,募集资金达到了1454.61亿元。此后随着大盘逐级回调,去年12月、今年1月的募集资金分别为1168.75亿元和670.02亿元。而今年2月份以来,股权性融资募集资金总额仅为466.11亿元,基本上处于近十个月的低位。
以上的数据未考虑可转债的融资情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可转债在转股之前的债权性更强;另一方面,规避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也是中国石化采取可转债融资方式的原因之一。
即使将可转债包含在内,今年前两个月的上市公司融资合计为1410.34亿元,与2010年11月、12月募集资金总额2639.35亿元也相差甚远,融资规模减速的迹象依然明显。
大盘股发行数量少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节奏十分频繁,仅本周就有12只新股发行。由于不断推行市场化的发行改革,这使得尽管股市降温,一级市场依旧火热。不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不减少新股发行数量的,采取了抑制大盘股发行的方式降低募集资金的规模。
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新股融资不仅发行市盈率越来越高,而且发行数量更加密集,10月-12月分别有24只、29只和36只新股发行。进入2011年之后,1月份发行新股35只,2月以来有26只,考虑到本月有春节长假的因素,实际的发行节奏依然很快。
不过2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仅为259.41亿元,不仅与1月份的431.94亿元环比下降40%,较2010年2月的313.61亿元也同比萎缩17%。
对于目前的一级市场来说,量多但却不高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盘股的发行长期停滞。今年以来,沪市新股共计发行7只,从数量来看基本上与去年11月和12月持平,不过发行股份最多的内蒙古君正仅为1.2亿股,最少的博威合金(601137)只有5500亿股,是近些年沪市发行股本最小的新股之一。
回顾2010年,大盘类新股屡见不鲜,包括一季度发行的中国西电(601179)、中国一重(601106),二季度的农业银行(601288),三季度的际华集团(601718)、光大银行(601818),以及11月份的大连港(601880)。而自大盘回调以来,没有一家沪市新股的发行股本超过10亿股,这是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从未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