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券商高呼“泡沫” 抱团新目标来了
抱团股最大回撤来了 谁逃顶了?
2020年,爆款基金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新晋“网红”,而谈论“网红”话题必定带上抱团股。一定程度上来讲,2020年的抱团股在不断募集的公募基金下得到强化,形成“抱团-申购”的正反馈。不过纵观历史上三次高估值抱团股的瓦解,均遭受一地鸡毛的境遇。
1月14日,沪指延续上个交易的弱势调整格局,全天跌幅0.91%。而在沪指跌幅不大的情况下,抱团股的筹码开始出现“松动”。其中中国中免两天大跌12.08%、隆基股份两天跌幅8.15%、五粮液两天跌幅6.65%。
其实抱团股的调整在1月11日便出现端倪,但1月12日部分抱团股又迅速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从重仓抱团股的明星基金经理净值来看,与抱团股的走势出现明显偏差,这也被市场认为是基金调仓换股的先兆。
由于2020年公募基金的抱团,食品饮料、医药、科技等板块的个股估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估值的推升来源于源源不断的新基金募集,“抱团-申购”的戏码上演的淋漓尽致。
众观A股历史上的四次抱团,前三次均是因为机构基金短期涌入某几个行业,然后推升行业的估值,使其达到最高估值区间,然后再通过抱团瓦解回归正常的估值。
明星基金经理们已经“抛弃”了抱团股!
2021年开年第一周,市场行情火热,抱团股频创新高,在部分投资者认为抱团股将继续牛冠2021年时,抱团股却在第二周出现明显回调。
1月11日、13日两天,抱团股明显下跌,1月12日是抱团股反弹。其中中国中免、青岛啤酒、隆基股份已经连续两天大幅回调。
有意思的是,在抱团股下跌的背后,重仓它们的明星基金经理净值却不跌反涨。
比如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三季度的十大重仓股是隆基股份、东方雨虹、国瓷材料、三诺生物、立讯精密、五粮液、万华化学、先导智能、贵州茅台、人福医药。
而在11日,隆基股份当日下跌近4%,三诺生物(-4.99%)、五粮液(-4.98%)、人福医药(-4.92%)。
按照第三方净值估算,如果没调仓,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净值跌幅应为-1.48%,而当日净值实际上涨+0.11%。
类似的还有谢治宇的兴全合宜,估算净值下跌-0.56%,实际净值却上涨了+0.42%。
除了“老将”调仓换股,去年的冠军基金经理们似乎也开始“抛弃”抱团股。
在1月12日,抱团股反弹之际,去年混合型基金冠军赵诣管理的农银研究精选的估算净值涨幅为3.33%,实际净值涨幅为2.56%;股票型基金冠军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的估算净值上涨3.4%,实际净值上涨2.65%。
“老将”和“新秀们”不约而同的撤离抱团股,是否意味着抱团股的筹码开始松动了?
抱团股估值达历史峰值
基金报团可以通过基金持仓市值居前的个股来判断。基金持仓市值百强的持仓变化可以反映基金抱团的趋势变化。
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基金抱团百强股中,市值前三的行业(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占比超过40%,创2006年来新高。
其中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两大行业持仓占比逼近28%,高于2013年的23.1%,创出新高。
而在食品饮料当中,白酒的抱团尤其激烈。从申万三级行业指数的估值看,白酒的滚动市盈率已经升至54.79,是最近十年来的最高值。
除了大消费板块外,近年来电子行业也成为基金重仓的常客,过去4年中,该行业有3年位居基金抱团百强股行业市值第二,2020年半年报也维持在这一位置。
伴随着本轮消费、医药、科技牛,基金抱团百强股的市盈率也不断抬升。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基金抱团百强股滚动市盈率中位数达到52.41倍,创出历史新高。
2019年底,这一数据近为27.35倍。而百强股市盈率中位数最低的时间点为2011年,市盈率仅为16.9倍。
历史上的四次基金抱团
其实基金抱团现象对于A股并不陌生,只不过每一次的抱团过后,都会出现抱团股一地鸡毛的情形。
2006年以后,A股出现了四次“抱团”现象,分别是2007-2009年抱团金融地产、2010-2012年抱团大消费、2013-2015年抱团信息科技、2016年以来抱团消费。
2006年,随着金融行业大幅扩张,公募基金在2006年年底对金融板块的持仓高达40%。
业绩的高增长让公募基金在2007年持续保持在40%以上的高仓位,到2007年三季度(上证6000点),公募基金对金融板块配置最高达到48%。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让非银金融全年下跌68%。但“四万亿”的刺激及时拉了金融一把。不过2010年二季度开始金融股全面崩塌。截止2011年7月中旬,金融指数整体下跌了20%,而同期剔除金融的指数居然还上涨了2%,到9月底,金融指数跌幅已经超过了30%。
在金融股抱团瓦解后,2011-2012年消费股逆势崛起。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12日申万一级行业上涨的只有食品饮料。
不过塑化剂的“黑天鹅”让消费股的抱团开始瓦解,这也导致消费股在随后一年大幅跑输指数。
接棒消费股的是被市场“抛弃”的信息科技板块。彼时公募基金的配置只有7.4%,甚至还不如资源板块。2013年的一季度,在利润的刺激下,信息科技板块迎来资金的青睐。
与以往企业内生性成长不同的是,蓝色光标另辟蹊径,通过并购做大业绩,2012年一季度,公司报表上商誉仅有2.8亿,到了2015年底,达到了46亿。
这一模式的出现,其它企业纷纷效仿,曾经的创业板明星股乐视、全通教育靠着PPT成为公募基金的最爱。
2013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开始快速加仓TMT板块,持仓比重迅速提升至2013年三季度24.4%。
伴随着个股的巨大涨幅,中证信息指数已经从最底部的26倍,攀升至近60倍,创业板指从最低29倍,攀升到60倍。
2015年,并购逻辑的破灭,业绩增速的下滑。2016年一季度,机构开始持续减仓信息科技板块,抱团开始瓦解。此后信息科技和创业板迎来了失落的3年。中证信息指数从2016-2018年三年下跌44%,创业板指连跌3年,下跌54%。那些曾经辉煌的十倍股们,要么腰斩,要么ST,甚至于退市。
抱团股幕后的推手
纵观这几轮抱团的背后,都是公募基金发行火热,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持续涌入抱团股,然后不断强化这一趋势。而一旦出现估值过高,业绩趋势下滑,机构便纷纷夺路而逃。
2015年上演的便是“抱团-申购”的戏码。权益型基金规模自2009年以来再度迎来爆发,到2015年6月,比一年前的规模扩张了近一倍,达到3.3万亿份。
2015年50亿以上规模的权益型基金发了50只,100亿以上了发了10只。而管理这些产品的都是过去两年重仓信息科技板块的基金经理。显然,他们的第一选择便是加仓信息科技。
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融资余额在2015年实现了共振,中证信息指数在2015年的上半年,涨幅高达147%,估值突破100倍。创业板指更是从1000点左右,涨到4000点,涨幅达到4倍。
此后,随着市场的调整,公募基金的发行迎来静默期,不过2019、2020年公募基金的发行变得火热,尤其是2020年。
数据显示,2020年公募基金发行基金产品数量1435只,发行总规模达到3.16万亿元,超越了2017年-2019年基金发行规模之和。
2021年前两周,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新发基金继续火爆。首周便有16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截至1月8日,共有14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其中一日售罄的基金有9只。首募资金规模破百亿的基金有7只,累计认购资金近1500亿元。
本周1月11日至1月15日期间,将有多达43只基金投入发行,其中主动偏股基金20只,固收+基金12只,这两大类产品仍然占据发行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从1月新发基金的基金经理20Q3重仓行业占比,前五分别食品饮料(21%) 、电子(15%) 、电气设备(13%) 、医药(10%) 、家电(5%) ,后五分别采掘(0%) 、纺服(0.1%)、 建筑装饰(0.3%) 、公用事业(0.4%) 、房地产(0.8%)。
他们募集的新基金或将继续投入到抱团股中,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抬升抱团股的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化抱团股的,也有“吹哨人”提示抱团股的风险。被称为“业界良心”的宁泉资产杨东,在发布的四季报中指出,现在已不是投资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的股票的好时机了。(环球老虎财经app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