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变脸”记
导读
截至8月28日,今年成功在沪深两市交易的73家公司中,便有17家(已披露中报58家)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2017年IPO上市的438家企业中,去年年报即出现业绩下滑的企业数量则为124家。
对资本市场而言,IPO上市企业首份财报即出现“业绩变脸”,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永恒话题。
8月27日晚间,今年2月才成功上市的【、】(603709.SH)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半年报。其中,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27%。
类似中源家居上市后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近年来在A股一直屡见不鲜。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今年成功在沪深两市IPO上市交易的73家公司中,便有17家(已披露中报58家)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2017年IPO上市的438家企业中,去年年报即出现业绩下滑的企业数量则为124家。
分行业而论,制造业无疑成为次新股“业绩变脸”最多的领域,去年以来有115家来自这一行业,占比高达8成,则是金融业。地域上,广东省则是“业绩变脸”企业最多的地区。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发现,次新股出现“业绩变脸”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三类,即宏观政策调整下出现的行业周期性因素及季节性因素、经营管理不力影响以及并购“踩雷”。
8月28日,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IPO发行常态化后,发审委不会对首发企业的利润水平、上下波动或季节性变化而直接采取否决态度,但企业盈利能力问题和成长性问题一直是关注重点。
“业绩变脸”频发
根据中源家居8月27日晚间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在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同比增长2.82%的情况下,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却同比下滑38.27%,基本每股收益亦较上年同期减少48.48%。
由于中源家居2018年2月9日才成功登陆上交所,这是其上市以来的首份中报。此前一季报中,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亦高达45.10%。
中源家居上半年38.27%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在今年上市的企业中,仅次于【、】(300750.SZ)的49.70%。
财务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48.69%,但净利润仅为9.1亿元,同比减少49.7%。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通过IPO实现上市的73家企业中,类似宁德时代这样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共有17家,占比达到23.29%。
行业而论,17家“业绩变脸”企业有10家为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则是金融业,共有3家。金融业中,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是【、】(601990.SH),达到23.17%。
地域方面,浙江、江苏、广东和北京四个地域分别有3家企业上半年出现了业绩下滑,并列为最多。
如果将时间线延长至2017年,则“业绩变脸”的情况更为突出。
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在2017年IPO上市的438家企业中,披露去年年报后出现净利润下滑的达到124家,占比达到28.31%。
分布行业中,来自制造业和金融业的业绩下滑企业数量依然占据前两名,且为制造业的企业数量达到105家。
,上述124家企业有15家来自广东,数量最多;则是浙江,有13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筛选范围进一步缩小至去年年报和今年中报均出现下滑,则仍有56家之多符合这一情况。其中50家来自制造业,3家来自金融业。
对于为何制造业多“业绩变脸”的企业,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认为,制造业作为行业的大概念,所涉及面很广,申请和通过IPO的企业数量远超过其它行业,出现业绩下滑的概率就高,这一点也同样存在于制造业企业IPO被否数量最多上。
无论是去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还是今年上半年的该项数据,高斯贝尔(002848.SZ)均占据着头把交椅。
财务数据显示,去年2月中旬才成功上市的高斯贝尔,2017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7%,今年上半年该项指标更是出现259%的下滑幅度,由此造成3113.17万元的亏损额度。
更令外界意外的是,上市仅一年半的高斯贝尔即麻烦缠身,被监管层重点关注。
8月22日,高斯贝尔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存在退市风险。
8月28日,高斯贝尔证券部人士表示,因目前正处立案调查期间,不便接受采访,上述涉及的有关情况公司将随时进行披露。
多因素引“变脸”高发
对于高斯贝尔连续出现“业绩变脸”乃至亏损的情况,公司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行业处于产业升级,由此引发净利下滑,并认为公司并不是个例。
据高斯贝尔预计,前三季度公司可能亏损2901.65万元-5388.77万元,同比下降1459.79%-2625.32%。
不过在高斯贝尔上市后的一年半时间中,引发其经营困局的原因,也许还来自公司去年8月拟推动的一笔收购。
彼时,高斯贝尔董事会决定,变更IPO时募资用途,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深圳市高斯贝尔家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家居电子”)100%股权。此前3月,则使用闲置募集资金2200万元购买了理财产品。
据高斯贝尔招股说明书披露,其原拟募资4.47亿元(实际募资2.64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技术改造及产业化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四个项目建设。
但在随后,湖南证监局在对高斯贝尔收购家居电子进行现场检查后,发现其存在2119.7万元的收入不符合规定,以及少计396万元费用和未披露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更意外的是高斯贝尔当初的部分收购款进入了公司高管个人账户,涉及8位董监高。
高斯贝尔证券部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公司管理层近日一直在就未来发展方向开会讨论,但截至目前仍未到合适的对外披露的时机。
相比于高斯贝尔并购“踩雷”的情况,多数IPO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原因,来自于去年以来整体金融监管环境,外部贸易变化以及行业特有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因素。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8.06%的明阳电路(300739.SZ)有关人士即表示,业绩波动是综合因素影响,其中既有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也有制造成本的升高导致。
“公司90%以上的业务都在海外,今年中美贸易摩擦频繁,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从而出现了汇兑损益。另一方面,制造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造成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升高。”上述明阳电路人士说。
明阳电路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与销售费用均同比增长20%以上,财务费用则同比下降137.01%,主要原因即是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增加。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制造业分析师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去杠杆政策的深入,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等偶然因素,以民营居多的制造业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由于很多制造业企业涉足海外业务,更增添了业绩波动的不确定性。
,还有如宁德时代这样受特定因素引发的“业绩变脸”情况。据其财报披露,宁德时代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转让了持有的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取得的处置收益影响,扣除转让普莱德的处置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业绩的影响后,净利润将同比增加36.55%。
监管从严预防“变脸”
尽管造成次新股“业绩变脸”的因素繁多复杂,但频繁出现类似情况时,市场总不免对监管机构多有微词。
但实际上,自2016年四季度IPO发行常态化以来,尤其是去年10月新任发审委上任以来,对首发企业的审核已颇为严格。
数据显示,今年IPO上市的73家企业中,去年年报出现净利润下滑的企业数量虽然有20家,但这一时期归母净利润最低的企业仅有一家是3000万元级别,即百华悦邦(300736.SZ)的3964万元。
其中,更有37家去年归母净利润超过亿元,占披露了去年年报企业数量58家的比例高达64%。,更有11家净利润在10亿元级别。
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IPO发行常态化后,监管层并未对首发企业的净利润有所谓的数值红线要求,也不会单纯就企业净利润的上下波动,或者季节性变化而直接采取否决的措施,而更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问题和成长性问题。
“相比于过去坚持业绩具体数字,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进行关注显然更符合实际情况。在从严审核、监管的基调上,对利润水平进行弹性评估,也更有利于企业上市后的发展。”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说。
与此,对于IPO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的情况,监管层亦在某种程度上投入了更多关注。
今年6月,证监会在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并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分别增加了一条针对IPO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保荐人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的条款。
其中规定,当保荐人保荐的企业上市首年即出现亏损,监管部门将自确认之日起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并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但尚未盈利的试点企业除外。
虽然上述条款并非新鲜事,2008年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中便有提及,但此次从“业内知悉”到广为人知,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监管层对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波动情况的重视。
在监管层从严预防首发企业上市后业绩波动之余,自去年以来,市场似乎也在“业绩为王”的逻辑下,自动修正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上市即出现业绩滑坡的17家企业中,截至28日收盘已有2家股价低于上市首日的收盘价,华西证券(002926.SZ)跌幅更已超过30%。
2017年上市便业绩下滑的124家企业中,至最新股价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数量更多达40家,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其中,金麒麟(603586.SH)等三家较上市首日收盘价的跌幅,均超过50%。
“今年以来A股行情波动较为激烈,如今随着中报披露季的收尾,对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只要有业绩可以兑现,股价就有表现的可能,没有业绩的话,资金也不会认可,即使股价短期上涨,也是昙花一现。”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