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 四股机会到来
(原标题国内首条全智能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
国内首条全智能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
据中国储能网报道,近日,由河南平煤国能锂电公司投资的国内首条全智能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一期项目在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动力电池产业园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GWh的高安全性、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该项目是新乡市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新乡电池研究院和北京国能电池科技公司四方合作实施的国内首条智能化先进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集成生产项目。
【、】(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新宙邦:加码高性能和新型锂盐
新宙邦 300037
研究机构【、】 分析师曾朵红 撰写日期2018-08-14
事件:
1)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2,400吨新型锂盐项目(LiFSI),预计总投资4.9亿元,一期产能为800吨/年LiFSI,预计2020年三季度投产,一期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净利润0.46亿元;
2)公司拟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期可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净利润约2.86亿元。
加大新型锂盐投资,巩固电解配方及添加剂优势。公司拟以控股子公司博氟科技之全资子公司湖南福邦新材料为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年产2,400吨LiFSI项目。LiFSI作为一种新型锂盐,可以有效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改善电解液高低温性能。博氟科技成立两年来,已经完成了LiFSI产品的中试,公司此前200吨/年LiFSI产能已经建设完毕,获得了公司部分重要客户的认证,产品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行水平。公司此次投资可以更好的稳固公司在添加剂领域的发展优势,项目投产后,有利于快速占领市场、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加码高端氟化工,延伸与完善氟化工产业链。公司拟以控股子公司福建海德福为项目实施主体,福建海德福由公司与邵武泓伟、邵武志伟、邵武红达共同出资3.6亿元设立,其中新宙邦以现金出资2.4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6.67%。海德福将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一期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2年,预计2020年四季度逐步投产;一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97亿元,净利润约1.34亿元。公司围绕现有氟化学产品进行布局,延伸与完善氟化工产业链,重点拓展以四氟乙烯为原料的含氟精细化学品、高端氟材料,实现三明海斯福主要原材料六氟丙烯的配套,与海斯福形成特殊原材料的供给互补,,部分产品可以应用于半导体产业以及锂电池产业,并切入燃料电池材料产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3.35/4.27/5.59亿,EPS为0.88/1.13/1.47元,对应PE分别为26x/20x/16x,给以2019年28倍PE,对应目标价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及产销不达预期;价格下滑超预期;公司出货量低于预期。
【、】(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赣锋锂业: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产能释放值得期待
赣锋锂业 002460
研究机构长城证券 分析师杨超 撰写日期2018-04-09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 17年业绩大幅增长 :近期赣锋锂业发布2017年业绩报告,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83亿,同比增长54.1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长216.36%;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4.00元(含税),每10股转增5股。公司预计2018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7-3.75亿元,同比增长125%-175%。公司主营产品2017年迎来量价齐升,持股43.1%的Mt Marion锂矿2017年2月正式出矿,全年共产出锂精矿31.8万吨(折合碳酸锂3.2万吨),全年共生产锂产品折合碳酸锂当量3.64万吨,同比增长24.51%。受益于17年碳酸锂价格大涨,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高达40.47%,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
新增产能逐步落地 产销有望稳步增长:公司目前拥有碳酸锂产能2.3万吨/年,氢氧化锂产能0.8万吨/年。在建2万吨/年氢氧化锂产线,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达产;在建1.75万吨/年碳酸锂产线,预计今年四季度达产。新增产能建成后公司将拥有锂盐总产能7万吨/年左右,有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拥有西澳Pilgangoora项目包销权,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出矿,一期项目可供应锂精矿16万吨/年,二期可供应锂精矿7.5万吨/年。公司今年有望迎来“矿石+加工”产能双提升,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投资固态锂电池 布局下游产业链:公司2017年12月发布公告,引入徐晓雄博士团队,并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亿瓦时级的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预计2018年12月建成投产。固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是下一代锂电池重要发展方向。有望和公司金属锂产能形成良性互补,有望在未来锂电池竞争格局中保持先发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EPS2.99元,对应当前PE24.68倍;2019年EPS3.62元,对应当前PE20.39倍。公司作为国内“矿石+锂盐”产能龙头之一,未来有望保持强者恒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碳酸锂价格波动 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均胜电子(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均胜电子:资产整合进展顺利 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均胜电子 600699
研究机构华金证券 分析师林帆 撰写日期2018-08-09
事件:2018年8月8日公司公告:①KSS和高田优质资产整合进展顺利,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情况正常;②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回购的股份数量为5300.37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58%,耗资13.64亿元。
优质资产整合进展顺利,全球汽车安全系统巨头呼之欲出。公司2016年收购美国KSS切入汽车安全领域,2018年4月完成购买日本高田除PSAN业务以外的主要资产。目前,公司已将KSS和高田的优质资产整合为均胜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并设立总部和四大区域(中国、欧洲、北美和其他亚洲地区)进行两级管理,资产整合进展顺利。自交割之日起,均胜安全已获得大众、宝马、福特、日产等全球整车厂商新订单约50亿美元。随KSS与高田在资源、客户、业务等方面整合的深入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成长为世界顶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
短期低点已过,并表有望带来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改善。公司2018Q1实现营收69.85亿元,同比增长7.03%;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85.04%。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主要因购买高田资产的财务费用及中介服务费用的计提较多所致,但较去年四季度环比已有明显改善。据一季报披露,高田资产已于2018年4月12日并表,预计上半年公司营收可达220亿元到250亿元,归母净利润4-5亿元;以此测算,公司二季度业绩环比将大幅改善。
大额回购彰显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公司公告于6月13日至今已累计回购股份5300.37万股,占总股本的5.58%,成交最高价27.26元/股,最低价23.51元/股,耗资达13.64亿元。按公司6月13日公告,尚有不少于1268.97万股有待继续回购。大额回购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6元、1.21元和1.58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7%、8.0%和9.7%。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高田资产进一步整合的进度不及预期;新订单完成情况不及预期。
当升科技(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当升科技:上半年产销放量超预期 受益三元材料高端化趋势
当升科技 300073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陈子坤,华鹏伟,王理廷,纪成炜 撰写日期2018-07-23
中报预告超预期,受益新能源车高景气度
公司7月12日公告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2亿元,同比下滑17.20-31.00%,系去年同期转让星城石墨股权获得投资收益9095.37万元所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0.95-1.1亿元,同比增长92.45-122.84%,二季度单季度环比大增65.21-107.09%、同比大增88.71-136.54%,由于补贴新政缓冲期6月11日截止,新能源汽车二季度抢装效应显着,公司作为三元正极材料一线企业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产品定位高端,卡位高镍趋势
公司2015年即率先开发动力NCM622并批量销售国内外高端客户,2017年成功推出动力NCM811和NCA产品,其中NCM811已实现量产,二代NCM622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单晶形貌系列化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强化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的政策思路,公司将受益于三元材料高镍趋势,下半年缓冲期结束、车型升级后有望延续产销高增长。
产能加速投放,强化龙头地位目前公司正极材料产能1.6万吨,其中钴酸锂3000吨、三元1.3万吨,公司开始加速扩产,预计2020年实现产能约5万吨。江苏二期二阶段项目顺利投产,具备NCM811/NCA产能4000吨,目前已启动江苏三期高镍产能1.8万吨,公司签约金坛金城科技产业园计划投资30亿元首期规划三元材料产能5万吨,2018年内开工,总规划10万吨产能。
产品升级与产能扩张释放业绩弹性,给予买入评级公司2018年产能投放加速,受益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化趋势。预计2018-2020年EPS为0.59、0.93和1.24元/股,最新收盘价对应市盈率56X、36X和27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低于预期;加工费下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