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连续三年下滑,但中国吸引外资总量逆势上涨,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持续优化的要素禀赋与企业营商环境,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打下扎实基础。一方面,近年来国内资本丰裕度与技术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结构性改善释放人才红利,比较优势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倾斜,国内要素禀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外商投资加速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减税降费政策与要素市场化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放管服”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营商环境改善有效提升了对外商的投资吸引力。
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姿态有助于外商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鼓励外商投资政策的密集出台是外商加大对华投资力度的政策因素。在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不断向国际传递对外开放信号,展现大国开放新姿态,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2018年6月,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等重要政策,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政策利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对外资的吸引能力。
我国广阔市场所蕴含的机遇是吸引外商加大对华投资力度的强力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2017年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经超过4亿。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对国际优质产能的黏性。
从外资来源结构看,根据商务部披露的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英国、德国外商直接投资是亮点,英国从2017年的15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8.9亿美元,涨幅159%,德国从15.4亿美元提高至36.8亿美元,涨幅139%。东亚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日本、韩国增幅分别达16.5%、26.6%。2018年在中美国对华投资依然保持10.2%的增幅。
从外资投向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扭转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2018年1—12月累计达到411.74亿美元,实现22.9%的增长。,制造业外资流入过程中还伴随结构的优化,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表现突出,累计利用外资分别为84.1亿美元、44.4亿美元、32.9亿美元,增速分别达43%、82%、38%。第三产业方面,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分别增长33%、13%、10%,房地产业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方面表现均优于其他服务业。
从外资投向地区结构看,根据各省统计公报披露信息,2018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依然领跑全国,其中广东、浙江增速达4.9%、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地区省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上年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京津地区下降幅度较大。中部六省份成为支撑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主力,河南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增速分别为7%、11.9%、9.7%、8.6%,山西外资利用规模相对较小,但实现39.7%的高增速。西南地区外资吸引能力总体看优于西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增速达11%、43.8%、15.3%,西北地区陕西省表现相对突出,增速达16.2%。
其一,外资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外资分享发展机遇,有助于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与服务。其二,通过放宽汽车、飞机、能源、金融等行业对外资的准入,将有助于营造相关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部分垄断行业的固有利益格局,倒逼行业深化改革,倒逼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其三,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国内企业与国际优秀企业开展技术、管理经验交流,进一步扩大外商在华投资带来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外溢效应。
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国家发改委透露的政策安排,2019年我国拟出台“负面清单加正面鼓励”“准入前国民待遇加准入后国民待遇”的系列政策,向外界传递吸引外资的积极信号。,我国的要素禀赋、市场条件依然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强力支撑。另一方面,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能力也受到国际格局,特别是中美大国博弈的影响。在这种局势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对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保持清醒认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表明国际合作的诚意,让开放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