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高达1300亿元的联影医疗,会成为医疗器械行
2022年8月22日,成立才11年的联影医疗就成功登陆科创板,发行价109.88元,发行市盈率高达77.69倍,募集资金净额107亿元。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摸到192元,如今上市满一个月,股价报收在158.88元,比发行价上涨45%,市值也达到1300多亿元,看来还是有很多投资者看好联影医疗的!
联影会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华为”吗?
华为当年面对几家非常强大的全球电信制造商,不畏艰难,勇于亮剑!充分利用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充足的人力资源供应),用三个中国工程师和国外一个工程师拼,渐渐地把产品和服务越做越好。华为也享受到了国内广大人口规模的红利,在国内巨量的电信市场上成长,各种电信设备经过最高峰值的考验,再到国外市场应用就是杀鸡用牛刀了。甚至超越了爱立信、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如今这个故事,是否可能在医疗器械行业重演呢?现在工程师红利和人口规模的红利都还在,而且加上了因为外部环境带来的进口替代的大好机会。
联影还是有机会突破原来高端医疗器械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3大巨头的垄断,看看它一路是如何走过来的!
1
高端医疗器械的追赶者
联影医疗成立于 2011 年,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的市场上,进口品牌曾占据 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联影就在追赶国外品牌,挑战很大,但机会也很大。
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技术壁垒极高,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的行业,一台设备的研发往往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算法、电子信息、材料科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研发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以磁共振成像系统MR核心部件中的梯度功率放大器(GPA)为例,其研发涉及电力学及电子学,且需要考虑功率、电子、软件、结构、散热等多种技术的兼容性。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企业拥有梯度功率放大器的研发及量产能力。
西门子医疗2021年研发费用为 15.46亿欧元,GE医疗2021年研发费用为 8.47亿美元。飞利浦医疗2020年研发投入 21.81亿美元
联影从成立以来,在研发投入上不惜血本。2019-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人民币 6.9亿元、 8.5亿元及 1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3.17%、14.76%和 14.45%。
虽然研发离头部的国外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联影也在努力地追赶!研发投入绝对金额看上去虽然不算很高,研发占销售比重比国外的公司都高很多了,而且研发费用每年都是20-30%的高增长!
目前公司共有超过 2,000 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超过35%;公司超过 1,900 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超过500 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 1,700 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 1,200 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 400 项。
从2013年,第一款磁共振成像系统MR产品上市,联影每年稳步地推出新产品,产品线慢慢覆盖整个高端医疗器械,包括MR 产品、CT 产品、XR 产品、MI 产品和 RT 产品以及生命科学仪器等。
如今联影已经跻身一流医疗器械厂商的行列,公司产品线的覆盖范围与 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厂商基本一致。
公司产品在国内新增设备市场份额领先,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度,公司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5T 及 3.0T MR 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64 排以下 CT 排名第一、64 排及以上CT 排名第四;PET/CT 及PET/MR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 及移动DR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很明显,联影的追赶策略已经初见成效了!
从宏观上看,联影是高端医疗器械的细分专家,每年推出更多,性能更好的产品和设备。
从微观上看,联影想做高端医疗器械的整合者角色,它不单单做一款MR的产品,而是进入所有高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领域,几乎覆盖所有重要的产品线。也像GPS那3家公司一样,做到大而全!
2
利用AI技术,做差异化竞争,弯道超车
如果联影只是简单地复制GPS公司的商业模式,通过人海战术,加倍努力就想要短期抢占GPS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性很小。
它需要有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现在AI人工智能的兴起,触发了联影利用AI技术来弯道超车!
以人工智能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联影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解决方案,包括多中心影像协调创新平台,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区域医疗解决方案。
不同的解决方案就是针对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商业模式!
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因为预算有限和看病人数远没有大医院那么多,通常是无法负担非常贵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
联影的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把不同等级的医院链接在一起,让有高端医疗设备和服务能力的上级医院通过互联网赋能下级医院,提升影像诊疗服务的可及性、而且是以比较经济的价格提供相关的服务。
这样大大拓展了客户群,原来没有支付能力的医院也成为联影的“关联客户”了。大医院也有动力采购更多联影的医疗设备了,因为通过联影的“互联网医院”,大医院可以把它的诊断,培训,会议和科研的能力以合理的价格“输出”到小医院了。
联影甚至想打造互联网医疗的“滴滴平台”,平台吸引众多医院、专家、设备资源上线,线上线下打通,实现资源共享。
针对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联影特别设计了区域医疗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影像云解决方案和医联体/医共体解决方案。
智能影像云解决方案,是构建以县区级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影像中心”,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医院的远程业务协同,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影像、超声、心电、病理、检验工作流的五大医技中心,实现区域影像数据云端互联互通,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医联体/医共体解决方案,以县区级为单位,以医技检查检验服务为抓手,打通医联体/医共体体内信息高速公路,驱动三医联动,助力分级诊疗落地下沉。
联影医疗从传统的医疗器械设备提供商,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医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有些数字化服务是和原来联影的医疗设备互联互通有关,有些数字化方案完全是为了帮助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了。
联影医疗通过给各种医院提供增值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使众多医院更加离不开它了,提升了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而且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以后竞争对手要想置换它的各种医疗设备,成本会非常高,因为这些设备,都联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了。
AI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都是新兴事物,传统的医疗器械巨头也在学习中,联影能够率先大规模应用,就可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
未来之路,国际化的整合者
要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角逐,国际化是联影医疗未来的必经之路!
目前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美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波兰等地设立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在上海、常州、武汉、美国休斯敦进行产能布局,已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
截至2021年,公司已在美国、日本、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 韩国、南非、摩洛哥、马来西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销售网络,公司产品已成功进驻美国、日本、新西兰、波兰、乌克兰、印度等多个国家。
2021年,公司境外实现销售收入 5.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7.15%。虽然海外收入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总收入的比例还是太小了。
联影的全球化布局有待加强,国际化水平还是偏低。国际化是需要时间的,毕竟联影医疗才成立11年,后面国际化的路还很长,需要慢慢积累的。
公司生产CT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生产XR产品用的X 射线管、 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以及生产 RT 产品用的磁控管等核心部件仍以外购为主。公司主要境外供应商位于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联影的海外收入还非常小,对国际巨头还没有构成什么挑战。
华为的遭遇是前车之鉴!
一旦你成为国际上高端医疗器械的主要玩家,贸易限制,甚至制裁也会接踵而来的。
可能有一天,因为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联影所需的核心部件也会被其他国家限制出口了。
联影需要未雨绸缪,开始向上游发力,自研核心零部件,甚至收购海外的供应商。
整合高端医疗器械上下游的资源,使自己的供应链更多元化和更安全可靠。
未来全球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对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联影也需要练好内功,把产品成本做的更有竞争力。西方的医院收入变少了,反而更愿意购买高性价比的医疗器械设备。
华为当年能够进入欧洲市场,也是因为欧洲人想用更好的电信设备和电信服务,口袋里的钱不够了,买不起爱立信、诺基亚的昂贵设备,反而转向华为来采购。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行业周期,也许对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来说,也到了中国企业乘风破浪的时候了!
期待医疗器械行业的华为,早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