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注册制绝不是放松IPO审核
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终止IPO审核的企业多达28家 ,仅2月选择主动“撤单”的企业就有9家,其中大部分为被“现场检查”抽中企业。这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大量撤回,是企业质量太差,还是中介执业太差?注册制审核收紧,是不是又回到了核准制老路上来?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指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要进一步强化中介把关责任,督促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从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坚定注册制改革方向不动摇;二是全面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推进”。从2013年底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式启动至今,已历经7年多时间。2019年7月22日,上交所创设科创板并同步挂牌首批注册制上市公司;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迎来首批注册制上市公司挂牌;2021年,沪深主板(含中小板)也将迎来注册制改革 ……中国资本市场将全面进入IPO注册制新时代。
众所周知,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注册制改革的目的是提升A股市场的包容性,让一级市场“去行政化”,减少过度行政管制与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决定作用。注册制改革是对IPO核准制理念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市场生态,而且也改变着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影响深远而且意义重大。
很显然,相比核准制坚守单一IPO标准,注册制设定多元IPO标准,并对IPO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进行严格审核,但不对IPO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注册制改革尊重市场决定、尊重投资者决定,它不仅让市场变得更包容,也让投资者更有风险意识,更有“用脚投票”的能力。
注册制改革越包容,市场监管越重要。事实上,在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证监会一直坚守九字方针,全力推进新证券法及刑法修正案落地实施,以及新全市场覆盖。始终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严查严打证券违法犯罪。所以说,注册制改革不是放松IPO审核,而是更加严格了。进入2021年,A股首发审核从严。除了过会率大降、终止审核企业增多外,主动撤回材料终止审查的企业也大幅增加。
“撤回”现象遭热议提醒我们保荐人既是企业IPO申请的“导师”和“顾问”,也是资本市场的“第一守门人”。客观地讲,A股注册制落地实施仅有一年多时间,长期适应了核准制IPO审核流程与规则的保荐机构,尚无足够的专业人才与经验积累,在保荐过程中,可能存在经验不足与业务不熟的问题,这或许是一些保荐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时,因底气不足而主动“撤单”的主要原因。,为了争抢注册制的市场份额及IPO项目,不排除也有一些保荐机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在保荐业务中可能存在道德风险,比如新瓶装旧酒,过度包装,带病闯关等,抱着侥幸心理企图钻注册制“包容”的空子,图蒙混过关。
我们坚信,注册制改革全市场覆盖是不可动摇的。在此过程中,保荐人及其他市场环节要尽快跟上注册制的节奏与步伐,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