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新三板小贷公司5家业绩下滑 行业冲击持续
与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大幅改善不同,上市小贷公司仍处在艰难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已披露上半年财报的6家新三板上市小贷公司业绩情况发现,其中有5家营业收入、净利润仍负增长;相较去年全年,仅2家净利润增速有所改善,而其他4家下降的幅度则更大。
从资产质量来看,仅2家小贷公司不良率有微幅下降,其余4家不良率上涨且涨幅相对更大,其中银信农贷(832944)不良率高达16.72%。
截至目前,小贷公司的经营大环境仍未改变,法律定位、疫情、银行业以及非银机构业务下沉等影响深远,而在政策推动贷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小贷公司的贷款利率也将跟随下行,进一步压缩了业绩空间。与此,随着头部小贷公司纷纷增加注册资本至50亿元,未来全国展业下业务受区域限制的小贷公司业务也将承压。
整体业绩继续偏弱
央行日前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较去年末减少432家,继续呈下降趋势;贷款余额8865亿元,上半年增加0.25亿元。
截至2020年末,在新三板上市的小贷公司接近20家。截至目前,有6家发布了今年半年报,其中江浙地区各2家、湖南1家、海南1家。截至6月末,江苏、浙江的小贷公司梳理分别为566家、298家。
从业绩来看,仅在海南的信源小贷(832905)营收、净利正增长,且扭转了去年下滑的局面,增速分别为8.59%、32.48%。其他5家营收、净利均负增长,其中恒晟农贷(831723)营收增速最低,为-22.42%;汇丰小贷(834366)净利润增速最低,为-60.53%。
与去年相比,仅鸿丰小贷(833233)、信源小贷2家净利润增速有所回升,其他4家降幅进一步扩大,其中汇丰小贷、银信农贷降幅较大。
以银信农贷为例,其营业收入中担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益降幅分别为80.43%、75.04%、98.99%,银信农贷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担保业务减少、ABS业务减少、今年政府补助还没有到帐所致;而营业支出中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328.58%,主要是不良贷款增加所致。
对比银行来看,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达11.1%,较去年全年的-2.7%提升超13个百分点。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更高,已经发布财报以及业绩预告的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速均在10%以上,近半超过了20%。
从资产质量来看,小贷公司不良率高是行业普遍现象,上述6家小贷公司中除银信农贷外,其他均低于8%。不过,与去年末相比,有4家不良率出现了上涨。
利率下行及行业冲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对于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上述6家小贷公司除了谈到此前就面临的法律定位不明确、银行及非银机构业务下沉等导致的冲击外,有多家在半年报中还提及利率下行的压力。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宏观政策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引导银行及非银机构下调贷款利率。去年9月发布的小贷公司文件就明确鼓励小贷公司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目前市场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公司贷款业务的高利率水平面临下降的风险。若公司未来融入资金受限,则可用于放贷的生息资产将减少,受利率水平降低和生息资产规模收缩双重影响,公司的利息收入水平将会下降,盈利能力存在减弱风险。”信源小贷表示。
鸿丰小贷表示,该公司客户群体资金需求下降、小额贷款行业利率水平也逐年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恒晟农贷表示,贷款平均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银信农贷则谈到了网络小贷的压力,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竞争主要来自于金融生态圈内,特别是传统商业银行和新型互联网科技小贷公司的非对称竞争。“互联网科技小贷凭借技术优势获客和风控,对传统小贷公司的市场和运营方式提出了双重挑战,极大地压缩了传统小贷公司的业务收入和利润空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纷纷增资,截至目前已有7家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注册资金增至50亿以上,以满足监管政策“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的要求。
“随着监管文件的即将出台,一些无法监管要求的机构将被淘汰,小贷公司数量将进一步下降。未来小贷公司行业,将会形成多寡头的局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头部网络小贷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业务则会下降,业务和业绩受到侵蚀。”业内专家表示。
按照监管规划,今年将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后者在去年9月公开征求过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