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起回顾恒指升跌历史 展望2022年恒指走势
继12月17和20日恒指见二连跌后,12月21及22日又见二连升,昨日收报23,102点,较12月17日开报23,463点仍低逾360点,加上昨日恒指是高开低走出现“阴烛”,大市成交金额更只不到928亿港元,为今年5月5日以来最低,期内历时超过七个半月,成交额少于1,000亿元的只有三天,除了上述的12月22日,就是11月9日不足986亿元和10月5日不足998亿元,反映成交额现处罕见地低水平。面对港股下跌时大成交额;上升时却小成交额,“价升量缩”的技术走势,似乎看淡今年剩下五个交易日 (四个整日,加上两个半日) 是合理结论。
大市成交额少于千亿今年罕见
,我们也不妨留意10月5日和11月9日录得低成交后的恒指表现,分别开报23,771和24,952点,继而相对在10月26日和11月16日分别高见26,234和25,746点,仅于三周和一周累升逾2,460和790点,升幅为10.36%和3.18%。故此若今日 (12月23日) 见成交额重上1,000亿元或以上,初步可望恒指迎来不少于一周的回升走势。另可留意今年第四季恒指三度创新低,分别是10月5日的23,681点、11月30日的23,175点和12月20日的22,665点,上述已见10月5日起迎来三周的恒指回升。
今年下半年恒指经历六次破底
而于11月30日低见23,175点后,至12月13日高见24,385点,两周累升逾1,200点,从低位反弹5.22%。故此综合上述分析,笔者看好今年剩下五个交易日表现,毕竟参考2021下半年截至11月30日,恒指经历六次“破底”,连同12月20日那次,即不足六个月共七度破底,期内平均约25日便破底一次,频率相当高。不过首六次的破底,相对其后高位,反弹幅度介乎1,056至2,054点,最少那次见于9月21日低见23,771点,但下个交易日 (9月23日,9月22日为中秋节翌日假期) 便高见24,827点。
贸易战以来恒指见三次大调整
观乎12月20日低见22,665点,而12月22日则高见23,258点,仅差593点,还不到1,000点,由此推断反弹还未完结,认为至少在今年剩下日子高位在23,665点之上,才要有所戒心。诚然12月港股表现再度令人失望,但若以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作为港股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相信大家亦会认同。由2018年初至今,期内恒指经历三次大调整,分别是2018年1月高见33,484点至2018年10月低见24,540点、2020年1月高见29,174点至2020年3月低见21,139点,以及2021年2月高见31,183点至2021年12月低见22,665点,相对跌幅为26.71%、27.54%和27.32%。
三次大跌不论在出现高位的时点,以及期内跌幅都是相近,所以上两回其后恒指迎来的反弹,认为亦具参考性。先有2018年10月低见24,540点至2019年4月高见30,280点,后有2020年3月低见21,139点至2021年2月高见31,183点,相对升幅为23.39%和47.51%,所以保守而言恒指仅反弹15.00%,以22,665点计算,便会重上26,000点以上,累升约3,400点。
另可留意上述两次反弹录得高位,都是跨年产生,故此相信恒指重上26,000点以上,预期见于2022年,较大可能出现在首季。当面对2021年不少中资股业绩表现令市场失望,意味著基数降低,较易在2022年取得好的业绩表现。当大量绩优股同期出现,就会吸引市场资金流入港股,届时就会带动港股造好,迎来大升浪,所以没必须抱有“港股已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