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短期债26亿净资产不足4亿 高管降薪承诺改
獐子岛的扇贝间歇性“跑路”的背后,或是公司在借此进行利润调节。
獐子岛成立至今已有61年,拥有亚洲最大的现代海洋牧场,主营海参、扇贝、鲍鱼等珍品养殖,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2006年,公司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水产第一股。2014年,獐子岛业绩变脸巨亏11.89亿元,公司的说法是海洋牧场绝收,市场戏谑地称其是“扇贝跑路”。
近年来,獐子岛养殖的扇贝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跑路”,导致公司经营业绩难看。2014年至2018年5年间,公司合计亏损达20.46亿元。与之相对的是,2012年之前,未见公司披露扇贝“跑路”消息,且经营业绩总体稳定,净利润呈上升之势。
备受质疑的是,早在2014年,獐子岛披露扇贝“跑路”时,就已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结果是接连被打脸。彼时,公司高管主动降薪,今年,公司改口称实施新的薪酬激励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降薪期间,虽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厚刚薪酬为零,但其2011年以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已累计经套现4.07亿元。
针对接连被非标的年报,深交所发函频频问询,质疑其财务数据真实性。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獐子岛最主要的流动资产就是播种在海底水域的虾夷扇贝等存货,而扇贝“跑路”次年,公司往往能实现扭亏为盈。市场质疑,公司借助扇贝来调节利润,以保公司不被退市或ST。
不管真相究竟如何,獐子岛的经营压力摆在眼前,其短期债务达25.69亿元,而货币资金只有3.2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8.93%,账面净资产不足4亿元,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挑战。
5年亏逾20亿未被ST
獐子岛的扇贝又“跑路”了。
今年一季度,獐子岛经营业绩变脸,其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同比下降21.48%,对应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为亏损4314.14万元,同比大降379.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亏损4523.38万元,同比下降245.31%。
2018年,獐子岛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7.98亿元,同比下降12.72%,净列润为3210.92万元,同比增长104.40%。
去年营收下降净利润大幅增长,今年前三个月就盈转亏,为何?答案是“扇贝跑路”!
獐子岛在今年一季报中解释,公司虾夷扇贝受灾,产销量及效益下降,导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分别亏损4622.24万元、4617.44万元,同比下降429.19%、420.28%。
“扇贝跑路”导致獐子岛亏损早已不是了。
獐子岛主营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海珍品的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2006年至2011年,其经营业绩虽然不是很亮丽,但整体上呈现上升之势。2006年,其净利润为1.67亿元,2011年达到4.98亿元,扣非净利润为5.57亿元。从2012年开始,公司就进入业绩衰败期。2012年、2013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0.9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8.78%、8.27%。
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2014年,獐子岛遭遇黑天鹅,迎来历史上“扇贝跑路”。当时,公司说法是,北黄海遭遇异常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万元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元。当年,公司亏损11.89亿元。市场戏谑的称其是“扇贝跑路”。2015年,公司巨亏2.43亿元,面临被ST风险。
神奇的是,2016年,獐子岛顺利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80亿元,同比增长132.76%。
不过,好景不长,仅过一年,公司的扇贝跑路,导致2017年亏损7.23亿元。2018年,又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5年多时间,獐子岛的扇贝三次“跑路”,直接导致公司2016年、2018年勉强盈利。5年间(不含今年一季度),公司合计亏损20.43亿元。在这5年间,3年巨亏、2年勉强盈利,而在2014年至2017年,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2018年扣非净利润也只有576.35万元,十分勉强保住了未亏损的颜面。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述5年间,“扇贝跑路”具有离奇的间歇性,且十分精准,而在“扇贝跑路”次年,公司均能神奇般扭亏为盈。2015年,公司原本盈利344.46万元,只因公司与会计师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冲销、诉讼案件预计负债、长期投资形成的商誉减值、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摊销方法及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等问题存在不同理解,公司当年“被迫”亏损。
一私募人士私下称,獐子岛养殖的扇贝、海参等存货资产,养殖面积太广,又处于海底,第三方基本上难以对其进行审核检测,基本上由公司自行说了算,是否存在虚报无从查证。在其看来,近五年扇贝频繁“跑路”,可能是公司借此进行利润调节,从而规避公司被ST甚至是退市。“为何2014年以前从未发生扇贝跑路情形?”这名私募人士说。
降薪改口董事长套现4亿
与獐子岛扇贝接连“跑路”、经营业绩异常惨淡对应的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厚刚已经套现逾4亿元。
近年来,市场一直在质疑獐子岛,扇贝为何频繁“跑路”?有没有措施防止这一风险发生?公司究竟采取了有效措施没有?
回溯公告,2014年,獐子岛扇贝“跑路”时,公司下了很大决心,似乎在积极应对。其中,管理层总裁办公会12名成员自愿降薪,董事长、总经理吴厚刚薪酬降为1元,其他高管有的降薪50%,有的降薪26%。这些高管还承诺,上述降薪方案直到公司净利润恢复至受灾前五年(2009年—2013年)的平均水平为止,这5年净利润平均值为2.66亿元)。
在应对扇贝“跑路”风险方面,獐子岛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海洋牧场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提高海洋牧场透明度等。
显然,直到2018年,獐子岛的净利润远远未恢复到2.66亿元的平均水平。,上述降薪的高管不干了。
根据公司公告,从今年1月1日起,终止降薪方案,实施新的薪酬激励方案。理由是,2018年初,公司海洋牧场再一次受到重创,导致损失巨大。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公司需要建立更科学薪酬绩效体系,更市场化的人才管理机制来稳定各项业务、激发人财物方面潜能。说白了,一句话,降薪未起到作用,高管积极性不高。
针对獐子岛终止此前的降薪方案,深交所也看不过眼,发函质疑“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其实,獐子岛高管名义上降薪应对市场对公司扇贝“跑路”质疑,实际上,降薪对这些高管的收入影响十分有限。对于2014年至2018年高管年薪,除了吴厚刚为1元、邹建从31万元逐步降至去年6万元外,董事、常务总裁梁峻、副总裁、董秘孙福君、首席财务官勾荣等人并无明显变化。
实际上,降薪对吴厚刚基本没有影响,相反,通过在二级市场减持,吴厚刚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2011年6月27日,吴厚刚实施套现,减持1272万股,减持均价为23.96元,套现3.05亿元。2016年9月27日、10月31日,其相继减持350.05万股、626.35万股,合计套现1.02亿元。两轮减持,吴厚刚共计套现4.07亿元。
短期债务是货币资金8倍
经营业绩惨淡的獐子岛还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獐子岛原本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目前,其控股股东为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股比为30.76%。从其前十大股东看,大多是长海县当地企业持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4名股东高比例质押股权,面临爆仓风险。
具体为,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有公司2.19亿股,仅剩89股未质押,第三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持有5128.68万股,其中5100万股被质押,质押率为99.44%。第四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股权质押率为78.02%。吴厚刚为公司第五大股东,持有公司2929.20万股,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除了股东高比例质押存在爆仓风险、甚至导致公司易主外,獐子岛自身也正面临着财务风险。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短期借款15.2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50亿元、长期借款为10.3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26.79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5.76亿元,短期债务占比高达96.16%,债务结构极为不合理。这样的债务结构不仅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更让其处于财务风险之中。
截至去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仅有3.82亿元。显然,不到4亿元资金不可能覆盖一年内需偿还的25.76亿元债务。唯一的途径,就是跟金融机构沟通,对贷款进行展期或者借新还旧。毕竟,公司经营亏损,发债可能性不大,股东股权质押率偏高,参与定增的实力不足。
一季报显示,公司财务状况并无改善,其短期债务为25.69亿元,货币资金为3.21亿元,短期债务是货币资金的8倍。并且,现金流恶化,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0.16亿元,同比下降119.88%。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88.93%,净资产只有3.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4月,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共计购买676.6万股,均价为12.58元。昨日,獐子岛收盘价为3.52元,以此计算,员工持股计划亏损61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