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集普通股股数的计算公式(普通股平均股数)
1、高手回答下,普通股股数的计算
中国没有优先股
2、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公式?
Kc=dc/Pc(1-f)+G;其中Kc--普通股资金成本率;Dc--第一年发放的普通股总额的股利;Pc--普通股股金总额;f--筹资费率。
3、普通股每股收益计算公式是什么
1、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利润表中,第九条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在股票投资基本分析的诸多工具中,与市盈率、市净率、现金流量折现等指标一样,EPS也是最常见的参考指标之一;
2、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4、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公式
普通股的资金成本可按下列公式测算普通股的资金成本=第一年预期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的筹资费率)】100%+股利固定增长率例如某企业拟增加发行普通股,发行价为15元/股,筹资费率为2%,企业刚刚支付的普通股股利为1.2元/股,预计以后每年股利将以5%的速度增长,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则企业普通股的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1.2×(1+5%)]/[15×(1-2%)]+5%=13.57%。
5、怎样理解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中的已发行时间和报告期时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2006)的规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见《〈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
所以,虽然题中派发股票股利36万股(120 0.3)是在2005年7月1日实际派发的,但在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时,应当视为年初已经发行。由此,该股数的适用权数应当为1,即2005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100 + 20 + 36) (12 / 12) = 156万股。
6、什么时候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什么时候用普通股股数
(1000W+200W6/12)+300W2/12
7、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你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2006)的规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之所以作出上述规定,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见《〈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
所以,虽然题中派发股票股利36万股(120 0.3)是在2005年7月1日实际派发的,但在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时,应当视为年初已经发行。由此,该股数的适用权数应当为1,即2005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100 + 20 + 36) (12 / 12) = 156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