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股票股利对普通股股数(普通股权益总额)
1、发放股票股利有什么区别
无论是现金股利的发放还是股票股利的发放,都需要经过宣告发放和实际发放这两个步骤。这两种股利在各自的两个步骤中形成的这四种情况所对应的账务处理以及对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是不同的。四者的具体的账务处理区别
(1)企业股东大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记“利润分配”科目,会减少未分配利润,从而可能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2)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不做任何账务处理。不会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产生影响。
(3)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分录不涉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也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4)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需要做账务处理,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2、股票股利计算普通股加权平均
股利指股份公司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
股利的分配原则
1)制度原则公司分派股利应遵循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和制度,一般不允许发生下列情况未扣除税金而分派股利;未弥补亏损而分派股利;未提存公积而分派股利;无盈余而分派股利。
2)股权平等原则股利分派时,对分派日期、分派金额等要素,在各股东之间不得有判别。
3)基准原则对认股时股款的预缴或迟缴、股票转让的过户交割等影响股东持股比例的因素,应该确立一个基准,以便具体规定和限制。
4)例外原则对于发行特别股的公司,如章程规定特别股有先行分派股利的权利,或其所受分派率高于普通股,则依章程规定行事。对新建企业无盈利而发放建业股利,可以不受上述某些原则的限制。
1、股票股利的核算公式
每股股利计算公式,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进行分配的现金股利的总额,普通股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是加权平均数)。
2、会计处理
1)上市公司(即被投资企业)
被投资企业应当在该方案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并在工商部门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按实际发放的股票面值,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记“股本”。
2)投资企业(即上市公司股东)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规定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的,投资方不做会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不用作会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
原因是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并没有增加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也没有增加。在股票未出售前,未实现增值,除权日不能将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3、发放股票股利会产生哪些影响? 多选
ABCE
A每股盈余=净利润/总的股数,,发放股利是结转利润后的事件,不会影响到净利润;,发放股票股利,总的股数会增加,每股盈余就下降了。
B因如果是现金股利,那么企业的现金流肯定会减少,为了避免现金流的减少,一些公司采用股票股利的方法分配股利,股票股利只是股东权益内部项目的比例变动,对股东权益的总额没有改变,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
C如果用未分配利润来分配股利,那么就是未分配利润减少了,而股本就增加了,因分配了股票股利。总体来说,权益的总额是没有改变的。,只是股东权益内部项目的比例发生了变化。
D股东权益总额变未发生改变
E例如,一只股票原价是10元,一投资者现有1000股。现在股利政策是10股转增10股,那么投资者的股数就增加了1倍,那么投者资的股数就变为2000股了。由于其权益总额是没有改变的,所以股票价格就应该变为5元。100010=20005
4、【资金成本】公司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增加普通股股本,那么普通股股本增加前后,资金成本会改变吗
依我看不会,股票股利可以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的留存收益,股利折现模型不行可以采取CAPM模型
5、基本每股权益的计算
本来不想回答你的,但看了那个“答案1”,感觉太好笑了!给你简单讲一下吧!每股权益的经是你所持股票每股的净资产,应该是这样计算的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我国上市公司都没有优先股)可简单理解成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你题目中的给出的只有净利润!如果要计算每股收益(eps),那是能计算出来的。无法计算出来的每股权益的!!你的题目出错了!“答案1”的那位兄弟,帮你计算的就是每股收益(eps)!
6、“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所有者权益总额/普通股股份总数”,此公式分母中的普通股股份总数咋算啊?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7、某公司今年年底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000万元,普通股6000万股。目前的资本结构为长期负债占55%,...
(1)发放现金股利所需税后利润=0.05×6000=300(万元)
(2)投资项目所需税后利润=400×45%=1800(万元)
(3)计划年度的税后利润=300+1800=2100(万元)
(4)税前利润=2100/(-30%)=3000(万元)
(5)计划年度借款利息=(原长期借款+新增借款×)利率=(9000/45%×55%+4000×55%)×11%=1452(万元)
(6)息税前利润=3000+1452=44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