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主图rsi指标(大智慧如何设置主图指标)

股票学习 2023-01-16 09:03www.16816898.cn学习炒股票
  • 大智慧中的RSI指标
  • 里面的RSI指标最主要看的是哪条线,在大智慧里面在把RSI指标的其中两条线去掉呢?
  • 大智慧软件如何把KDJ\MACD\RSI指标在一个版面上显示?
  • 需要大智慧的自编指标文件,能直接导入。RSI和W%R结合的指标,RSI一条线,参数9;W%R一条线,...
  • 什么是RSI指标,它的计算公式及用法
  • 大智慧主图的指标如何切换
  • 通达信或者大智慧怎么将源码添加到主图指标里,
  • 1、大智慧中的RSI指标

    你只要敲RSI 再敲回车键,就会有了。
    如果没有,请你把下面的公式源码编写进去也可以
    REFLINE: 0, 20, 50, 80, 100;
    LC := REF(CLOSE,1);
    RSI1:SMA(MAX(CLOSE-LC,0),N1,1)/SMA(ABS(CLOSE-LC),N1,1)100;
    RSI2:SMA(MAX(CLOSE-LC,0),N2,1)/SMA(ABS(CLOSE-LC),N2,1)100;
    RSI3:SMA(MAX(CLOSE-LC,0),N3,1)/SMA(ABS(CLOSE-LC),N3,1)100;
    参数 N1 6 N2 12 N3 24

    2、里面的RSI指标最主要看的是哪条线,在大智慧里面在把RSI指标的其中两条线去掉呢?

    还是交清的好,不然他会在你的个人信用报告里记个污点,7年的时间都存在,我银行员工

    3、大智慧软件如何把KDJ\MACD\RSI指标在一个版面上显示?

    我用的是通达信 要都显示 按AIT+数字键 估计大智慧 也是

    4、需要大智慧的自编指标文件,能直接导入。RSI和W%R结合的指标,RSI一条线,参数9;W%R一条线,...

    LC:=REF(CLOSE,1);
    RSI1:SMA(MAX(CLOSE-LC,0),9,1)/SMA(ABS(CLOSE-LC),9,1)100;
    WR1:100(HHV(HIGH,14)-CLOSE)/(HHV(HIGH,14)-LLV(LOW,14));

    5、什么是RSI指标,它的计算公式及用法

    RSI指标也可叫强弱指标,是根据供求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某一个期间内股价上涨总幅度占股价变化总幅度平均值的百分比,来评估多空力量的强弱程度,进而提示具体操作的,也是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之一。
    它的计算公式是
    RSI= 14日平均收盘涨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14日内平均收盘涨数+14日内平均收盘跌数
    RSI应用法则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间研判的作用并不大。按照RSI的应用原则,当RSI从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线时代表股价已转强;RSI从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线则代表股价已转弱。但实际情况经常是让投资者一头雾水,股价由强转弱后却不跌,由弱转强后却不涨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在常态下,RSI会在大盘或个股方向不明朗而盘整时,率先整理完毕并出现走强或走弱的现象。
    交叉情况
    短期RSI是指参数相对小的RSI,长期RSI是指参数相对较长的RSI。比如6日RSI和12日RSI中,6日RSI即为短期RSI,12日RSI即为长期RSI。
    长短期RSI线的交叉情况可以作为我们研判行情的方法。
    1.当短期RSI>长期RSI时,市场则属于多头市场;
    2.当短期RSI<长期RSI时,市场则属于空头市场;
    3.当短期RSI线在低位向上突破长期RSI线时,一般为RSI指标的“黄金交叉”,为买入信号;
    4.当短期RSI线在高位向下突破长期RSI线时,一般为RSI指标的“死亡交叉”,为卖出信号。
    简单概述,具体的可以参阅有关方面的书籍系统的去学习一下,运用个模拟盘练练,这样理论加以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方法,目前的牛股宝模拟炒股还不错,里面有多项指标指导,每项指标都有详细说明如何运用,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6、大智慧主图的指标如何切换

    在左下角有指标和模板,你点指标,就出来了。。如果是屏幕不够长,一些会显示不出来,在指标的右下角有个其它,点一下其它没显示出来的指标,就会出来了。

    7、通达信或者大智慧怎么将源码添加到主图指标里,

    不太清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