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粤闽自贸区概念股有哪些?2015津粤闽自贸区概
津粤闽自贸区概念股有哪些?2015津粤闽自贸区概念股一览
编者按近日召开的地方两会显示,不少地方政府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纳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年度政府工作目标之一。不过,今年各地申请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并非随波逐流。不少地方政府认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区位优势,申建自贸区有利于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改革促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津粤闽方案呼之欲出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运行一年后,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国内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进入批量复制新阶段。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去年底,国务院又批复了天津、广东和福建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将是这3个地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尽管三地自贸区详细方案尚未出台,但近期三地官方的相关表态显示,其自贸区方案已基本敲定并各有侧重。
天津市日前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以加快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金融创新、贸易自由、服务业开放、口岸监管等各项改革试点,努力打造制度创新高地。突出天津特色,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等创新业务,完善为京津冀及腹地服务功能。
福建省日前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中央支持福建省开展自贸园区试点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正式启动,福建省要围绕加快自贸园区建设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自贸园区,抓紧完善总体方案。要突出对台经贸合作和平潭自由港探索。
广东省日前公布的广东自贸区管理办法送审稿显示,广东自贸区管理体制的核心是“统筹管理、分级负责、精干高效”,希望既有利于合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又有利于各片区独立自主运作。
注重结合当地优势
面对对外开放新棋局,不少地方政府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列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陕西、甘肃、河南等多地政府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目标之一。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目前兰州自贸区方案已基本确定,申报主体是兰州新区,将借助行政文化园区、科教园区等六大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生物制药等七大产业。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西安海关获准复制上海自贸区制度为契机,扎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筹建申报工作。
河南省、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设立自贸区或自由贸易港。河南省将积极申报河南自贸区,复制现有自贸区创新办法,完善客商投资项目审批代理制,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山东省提出,深化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申建工作。
今年各地申建自贸区并非随波逐流。多个地方政府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进入新格局,地方提出建立自贸区更多地是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区优势出发,而非“随大流”。
投资热点将扩展
分析人士认为,对市场而言,自贸区概念是“旧瓶装新酒”。随着未来各个自贸区争相推进一系列新的措施,市场对该题材的挖掘将不再局限于土地升值、港口等,而是扩展到业务创新。
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郭艳红表示,从自贸区概念看,前期首推的港口、地产等涨幅较大,政策细则落地后可能会分化。市场一般认为,政策兑现之际也是股价高点。自贸区是国家战略之一,战略高度和发展广度将超预期,并且全球进入新一轮贸易开放期。中国自贸区发展可能与“一带一路”战略协同,成为下一个经济10年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一方面将消化基建、钢铁等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将在产业升级、高端产业出口方面实现突破。港口、贸易及高端制造业企业的业绩提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郭艳红表示,随着政策细则的陆续公布,市场分化将难免,沿着政策方向的产业及公司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是未来投资的重点。在自贸区发展中,港口、贸易等板块受益最直接,其中天津自贸区可挖掘的机会更多。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广东、福建自贸区,可继续关注港口、贸易及地产类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天津港受益自贸区+京津冀战略的港务龙头
天津港600717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分析师瞿永忠,刘攀,王滔 撰写日期2014-12-10
投资要点
公司是北方港口龙头,作为天津港集团核心A股上市公司,未来会充分受益集团业务创新及资产整合发展战略,盈利向上弹性空间可观;,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天津自贸区审批有望落地兑现,提振公司未来发展预期,建议积极关注,重点推介。
报告摘要
北方港口龙头,未来会充分受益集团创新发展及资产整合。天津港地处环渤海核心位置,2013年完成吞吐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1300万TEU,天津港股份拥有集团50%左右的优良资产业务,A股上市公司资源和业务利润占据集团整体利润的一半,未来会充分受益集团业务创新(销售业务、金融业务、综合物流服务业务和集装箱)及资产整合(新建业务成熟后注入或集团整体资产整合)推进,盈利向上弹性空间可期。
港口进入平稳发展,改革和装卸费率提升是内生增长关键。国家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贸业务受到影响,未来国际贸易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整体看未来港口行业吞吐增速会维持在个位数;国内港口装卸费率相对处于海外的1/4-1/3,随着未来竞争合作格局稳定,仍有上行空间,一个潜在催化行业盈利改善的是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都有望促进行业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向好。
天津自贸区和京津冀两大战略提振未来发展预期。国家高层形成共识加速推进自贸区战略背景下,作为北方的经济和航运中心,天津自贸区落地可期,未来创新特色或在金融领域(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受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进,北京会强化首都功能,天津作为两个核心之一,未来有望承接更多的功能定位。
预计2014-16年净利润分别为11.7,13.0和14.5亿元,同比增长9.7%,10.7%和11.7%,对应EPS分别为0.70,0.77和0.86元,对应当前股价为27.5x14PE和24.9x15PE,估值高于可参照港口,考虑到天津自贸区有望近期获批落地以及未来资产整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