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致用工需求减少 宜加强培训帮扶失业人群
记者近日走访了浙江、江苏、北京的就业市场,采访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民工求职者,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受经济下行、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传统企业经营效益下滑,用工需求减少,部分农民工面临失业。业内人士建议从加强技能培训、帮扶失业人群等方面着手缓解就业压力。
――企业招工少 部分收入降低
记者走访多地就业市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了解到,目前企业用工的分化较大、传统企业提供岗位减少、普工的工资下降。
传统企业提供岗位减少。记者来到集中大量中小制造企业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大部分工厂门前并没有招聘横幅和招聘启事。几家张贴招聘启事的工厂,其招聘人数也很少。
“今年纺织、电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岗位锐减。”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工作人员袁亮说。
这一特点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明显。一家招聘网站针对不同城市的一份对比了不同城市用工需求的数据,因为西部地区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能源或传统加工制造行业,一季度用工需求出现了同比3%的负增长。
普工工资水平下降。“以前招工是企业付中介费,现在则是收取求职者每人35元的中介费。”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一位刘姓工作人员说,以前每月3500元的工作现在含五险也就2800元左右。
30岁的小杨今年刚刚来到杭州求职,“以我的条件,以前能找5000元的工作,现在看遍招工信息,也就在3000元左右。”小杨说。
在北京市虎坊桥劳务市场,23岁的李想正在寻找工作。他说,希望每月工资不低于4000元。这两年工资待遇都没有提高,身边很多朋友都不打算再回北京找工作了。
企业用工分化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传统行业用工趋冷,即便是经营效益好的企业,用工需求也不大。浙江墙煌建材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筹备主板上市,也只准备招10人左右。,快递员、送餐员、代驾员等新型职业用工需求强劲。
――经营效益差 用工存结构性矛盾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传统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对发展形势较为悲观,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应存在结构性矛盾。
经营效益差,部分开始裁员。绍兴永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张永清说,公司从2013年开始裁员,从原先的120多人,裁至现在的60多人。
记者随机询问了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内浏览招聘信息的几位打工者,他们均表示,原来自己工作的电子厂和服装厂有的已经倒闭,有的效益大不如前,已经开始裁员,很多人要重新找工作。
对发展形势较为悲观,订单短期化明显。记者调研发现,与以往企业反映缺钱、缺工、缺地、缺订单等生产要素紧缺相比,当前企业对经济宏观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和强烈。根据浙江省一项针对企业发展的调查显示,影响企业发展因素选项中,占比排在前三的分别是生产成本增加(63.3%)、原材料价格波动(47.6%)和内需不足(33.7%),分别比去年同期高出33个、17.3个和12.2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18.5%)、普工招工难(13.3%)、用地不足(6.0%)等选项。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一方面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上升,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规避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经济不确定因素,企业订单短期化、小单化明显。
企业需求与劳动力供应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目前企业对加工业、餐饮业等一线普工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弱,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不少企业反映的招工难,是企业需求与劳动力供应上的结构性矛盾,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水平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通讯等行业普遍缺技工。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项调查显示,招聘人数减少较多的行业主要是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和食品制造业。
――加强技能培训 帮扶失业人群
相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建议,面对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尚不明朗的就业形势,应从加强技能培训、帮扶失业人群、加强权益保护等方面着手缓解就业压力和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
其一,加强技能培训,储备熟练技能型劳动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晖临说,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不同行业的用工供需情况,着重对就业不充分或失业人群进行转岗培训。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认为,我国劳动力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出现一般劳动力供给不足、复杂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价格倒挂。建议调整劳动力培养结构,加强熟练技能型劳动力储备。
其二,帮扶失业人群实现再就业。业内人士建议,针对不少传统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的企业倒闭问题,宜有重点地将失业人群向物流、家政等领域疏解,实现再就业。针对45岁以上的没有工作技能的人,要予以重点关注,提供带有倾斜性质的职业帮扶,以防其因为失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