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业务断崖下坠 头部券商跌幅居前
2018年以来投行展业形势持续严峻,各类传统投行业务均进入低迷期,受监管趋严、二级市场估值中枢下移等因素影响,并购市场交易热度有所降低,业务数量及通过率连续两年下滑。
,作为财务顾问的券商投行损失惨重。根据记者统计,在可比较的28家上市券商中,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同比出现33.73%的下滑,50%的上市券商并购重组净收入出现下滑。
9月4日,上海一家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A股市场环境的不佳、频频爆发的并购后遗症等都导致了并购重组业务的萎缩。“并购难”已成为共识,而这种状况恐将还要延续。
50%上市券商下滑
记者根据半年报统计,在可比较的28家A股上市券商中,2018年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6.13亿元,去年同期是9.25亿元,同比下滑33.73%。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包括境内上市公司和其他两部分。
其中,2018年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中的境内上市公司部分总额是5.35亿元,去年同期是7.47亿元,同比下滑28.38%。
根据记者统计,在可比的28家上市券商中,有13家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出现了增长,占比46.43%。其中,境内上市公司部分同比出现增长的有14家,占比50%。
所有上市券商中最悲催的莫过于华安证券,2018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均是颗粒无收,也是上市券商中仅有的一家。国海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财通证券、【、】去年上半年也是无收入,但今年上半年已经有所斩获。
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境内上市公司收入部分增幅最大的为【、】。去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境内上市公司财务收入仅为0.67万元,今年上半年这一收入是6523.3万元。
而一些中小券商也表现不错。山西证券、东北证券、【、】、东兴证券等多家券商在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上均同比出现了增加。
有14家券商的并购净收入同比出现了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国元证券,去年上半年并购财务顾问净收入是1386.79万元,今年上半年尚无收获。
,曾经以并购重组见长的西南证券,在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也下滑了73.85%。尤其是在境内上市公司部分,净收入同比下滑97.77%。今年上半年实现的收入是137.43万元,去年同期是6171.07万元。浙商证券、国金证券、兴业证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也均出现下滑。
大券商受重挫
在并购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华泰证券优势继续。报告期内,经证监会核准的并购重组交易家数8家,交易金额704.54亿元,均排名行业第一。而中信建投在上半年也完成了8家企业的资产重组,与华泰证券并列第一。国泰君安并购重组业务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的并购重组项目5家,排名行业第2位。
中信建投目前并购项目储备较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信建投在会审核项目6个,位居行业第一名。招商证券也表示,目前有多个大型并购重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作为行业龙头的中信证券,上半年完成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224亿元,市场份额8.16%,排名行业第三。
通过对这些一梯队券商分析可以发现,在并购重组业务方面,它们不仅保持国内优势,也在积极拓展境外市场。例如,在上半年,全球宣布的涉及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中,中信证券参与的交易金额位列中资券商第二名,其通过积极推动境内公司通过跨境并购实现快速积累和增长。
中信证券表示,一方面将继续挖掘境内并购业务机会,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境外并购业务发展,重点关注全球范围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产业并购业务机会;华泰证券也表示,持续推进跨境并购发展,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在绝对数字上,大券商们在并购重组领域保持着领先优势。但若从增长率相对数来看,今年上半年一梯队券商大多数表现并不佳。
以华泰证券为例,上半年尽管在并购财务顾问数量上以及净收入上居首,但在净收入方面出现大幅下滑。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华泰证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为9004.6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59.95%。境内上市公司部分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60.53%。下滑幅度倒数第五。
广发证券实现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净收入0.80亿元,同比减少48.05%,位列倒数第八;国泰君安实现并购财务净收入2285万元,同比减少33.47%,位列倒数11。相比之下,海通证券上半年在并购财务顾问净收入出现了60.29%的增长。(中信证券未披露该单项数据,固未统计在内。)
这些头部券商的下滑幅度甚至远大于中小券商,对此,南方一家投行保代认为,还是基于大环境的不利因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环境的不佳,这些大券商是最大的市场占有者,如果市场出现大幅萎缩,大券商肯定受到影响。小券商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基本上也会维持一两个项目。”9月4日,该投行保代向记者表示。
8月上会仅4单
Wind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并购市场已完成并购涉及交易金额6256.89亿元,同比下滑28.34%。而这种并购重组萎缩的趋势或仍将持续。
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8月份并购重组委仅审核了4家企业,幸运的是,4家企业全部顺利过会。,从单月上会数量上看,月审4家也成为了今年单月上会数量最低值。若与去年同期相比,上会数量下降幅度达到了69.23%。
“前段时间六大会计师事务所暂停接手材料,有些项目的并购可能会被拖延。另一方面,证监会也加强监管,对并购重组方的标的要求严格,防止造假,导致券商十分谨慎。”上述投行保代向记者表示。
根据记者统计,今年前8个月并购重组的通过率是90.27%,较上半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2017年91.43%的过会率。数据显示,并购重组的业务数量及通过率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并购重组受政策影响较小,对停牌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如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停牌进行严格控制。市场持续低迷加上严监管之下,并购重组的逻辑已经发生改变。套利减少,风险加大,导致了并购重组业务的整体下滑。
实际上,监管层对并购重组一直采取大力支持的态度。天风证券研究员刘晨明认为,在IPO审核持续趋严背景下,并购重组市场或将持续活跃。不过,有投行人士却认为,接下来并购重组的数量或难出现大幅增加。
“并购重组最看重标的,而市场上好的并购标的并不多了,其实有很多标的都是造假的。并购后遗症开始持续爆雷,不排除证监会可能会对这些并购重组项目采取大核查的运动。”9月4日,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保代向记者表示。实际上,不少并购人士感叹“并购重组难做,标的难找,撮合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