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进入倒计时 QFII持仓市值创两年新高
A股“入摩”(纳入指数)进入倒计时,QFII、沪北向资金纷纷加仓提前布局A股市场。据Wind数据统计,QFII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继续增持,持仓市值截至一季度末已创下两年新高。与此、、深港通等北向资金逐月攀升,并于4月创下单月净流入最大金额。分析人士称,外资净流入,说明已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看好A股的长期配置价值。鉴于外资价值投资的风格,随着A股“入摩”进入倒计时,A股投资者可抓住时机配置“质优价低”的股票。
QFII市值连续三季增长
QFII作为境外投资者,其持股动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据 统计,QFII今年第一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437.65亿元,相较去年第四季度的1433.80亿元增加了3.85亿元,增幅0.27%,创下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其所持股票数量也继续增加,截至一季报持股277只,其中新进84只、增持58只、持平72只和减持63只。
以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为例,Wind数据显示,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总共持有18只股票,较2017年年报新进了9只股票,持仓股票市值为106.51亿元,环比增加高达36.47%。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加仓了 、 、 和 等7只股票,新进了 、 、 和等9只股票,继续持平,仅减持了 1383.12万股。记者注意到,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去年四季度开始大笔增持青岛海尔1.07亿股、今年一季度又继续增持1.01亿股,两笔增持均是QFII中单笔增持的最大份额。目前,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青岛海尔2.86亿股,占青岛海尔总股本的4.69%。
事实上,QFII的积极增持,从去年第三季度便已经展开。西南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QFII去年第三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144.66亿元人民币,比第二季度增加了198.05亿元,增幅高达17.30%。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 、 和 ,QFII去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的增加幅度还要提高到26.55%。此后,QFII第四季度持股市值继续保持了25.26%的高增幅。据了解,历史上QFII有明显增持操作的是2014年下半年,当年其持仓市值也创下历史最高值1634.2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上半年,指数处于2000点附近长期横盘,下半年伴随着QFII而开始回升。
北向资金大举流入
与QFII步调一致的还有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的逐月攀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沪股通、深股通的累计北向资金继续攀升,分别为2437.85亿和1936.55亿。本月以来,沪股通和港股通的流入资金分别达到61.46亿元和43.33亿元,其中仅5月4日当天北向资金净流出14.34亿。
从前十大活跃个股来看,Wind数据显示,昨日沪股通净买入个股包括 、 、 、 和 等,成交金额最高的为贵州茅台,净买入0.94亿。深股通成交金额最高则为,成交3.96亿,净买入0.41亿。, 、 和 等同样榜上有名。
4月北向资金净流入386.5亿元, 研报指出,这是陆股通以来单月资金流入最大金额,北向资金的持股市值约5924亿,较三月底增加262亿元。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8日,北向资金的持股市值已突破6293.15亿,较4月末的市值,又增加了5.32%。
“入摩”初期或带来千亿增量资金
“简单来说,QFII、北向资金等大幅流入,表明这些资金看好A股市场以及未来前景。当前,A股市场已经逐步显现长期配置价值。”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随着A股纳入MSCI,A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被国际化配置”的价值,也说明中国的监管和公司治理开始走向规范,能够被国际社会认可。
按照目前已知的“入摩”时间表,中信建投测算,2018年6月初步采用2.5%纳入因子的情况下,A股市场将迎来约合84亿美元的海外资金(约合人民币531.7亿元),2018年9月按5%纳入还将带来增量资金约16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5亿元)。到最终A股被完全纳入MSCI指数时,潜在的流入资金将达到361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万亿),约占目前A股总市值的3.82%。
不过,券商分析人士指出,海外增量资金的流入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短期来看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有限,但将大为提振A股市场的投资情绪。深圳锦洋投资基金经理向信息时报记者表示,在海外资金进入A股之前,A股投资者不妨主抓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股票,港股上市的优质股票也可以同步关注。“随着A股纳入MSCI指数,A股市场对于海外资金来说将会非常具有吸引力。如今美股的估值已经高高在上,A股和港股的估值相对较低。正如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所说,中国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除了A股市场,全球资金很难再找到比较好的投资去向。”梁沛颖称。
QFII布局偏向银行
和消费板块
QFII投资者的偏好可以很大程度反映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偏好。据西南证券统计,从板块分布来看,QFII持股主要集中在主板,该板块持股比例高达72.08%;而从行业分布来看,QFII持有市值主要集中在银行与消费类行业,市值最高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银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生物和电子。
而在消费类行业的持股市值比例上,食品饮料行业始终位列首位,家用电器行业同样始终位列第二,医药生物行业持股市值不断增长,与2016年第一季度相比已增长近一倍。电子行业持股市值占比增长后有所回落,汽车行业占比相对较低,始终稳定在5%以下。
梁沛颖分析到,包括QFII境外资金、北向资金均为较理性成熟的价值投资者,这些资金一般会选择基本面相对较好、估值相对较低的股票。不过,某种程度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香港投资者或境外投资者会更偏向于市值较大、知名度较高的蓝筹股。,如白酒、重要等投资品种在海外市场买不到,境外资金和北向资金对此也更有兴趣。中国老龄化规模庞大,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看好的市场,如 、 等创新药、仿制药的优质标的都是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