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2017年年报点评:寿险及产险市场份
结论与建议
平安集团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9746亿元,YOY增25.83%,实现净利润891亿元,YOY增42.78%,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寿产险竞争力突出,市场份额提升,在权益类资产向好的背景下,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且科技资产逐渐通过公开融资及上市方式显性化。公司综合金融优势明显,交叉销售更多地贡献净利,且近5亿的互联网用户有待被进一步挖掘,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的投资建议。
全年净利净增四成,超出市场预期平安集团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9746亿元,YOY增25.83%,实现净利润891亿元,YOY增42.78%,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产寿险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显着从保费主业方面来看,不论寿险或产险,在市场的竞争中均表现优于行业。寿险方面,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至14.2%,对 呈赶超态势(从2018年前两月保费数据来看,基本接近国寿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6%,内含价值增37.76%,实现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44.4%,代理人规模达139万人,较年初增长24.8%,代理人首年规模保费(人均产能)录得8373元/元,较去年提升7.1%。从寿险产品继续率来看,13个月及25个月分别提升0.4、1.5个百分点至91.8%、88.0%。从销售渠道结构来看,个人新业务中代理人渠道占比较16年提升1.74个百分点至85.17%,代理人渠道进一步强化。产险方面,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至20.5%,实现保费收入2160亿,同比增长21.4%,其中非车险增长迅猛,同比增六成(源于公司对保证保险产品结构及业务进行调整,线上保证保险业务模式快速推进,保证险保费收入同比翻倍,在非车险中占比一半以上,特殊风险保险、责任险、家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也实现快速增长)。净利方面,平安财险2017年实现净利133亿,YOY增5.3%。成本方面,平安财险2017年产险综合成本率96.2%,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主要源于赔付率上升,不过综合成本率依旧优于行业。
科技资产逐渐显性化,互联网应用持续为公司提供流量金融科技方面,2017年净利录得146亿,主要源于公司2017年确认平安好医生重组交易的利润109亿元。陆金所控股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及机构间交易等业务领域保持快速发展,?实现全年盈利。平安好医生为中国规模最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于2017年底完成Pre-IPO融资,规模4亿美元,?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前估值54亿美金。平安医保科技和金融壹账通于2018年初分别完成规模为11.5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融资,分别估值88亿、74亿。用户量方面,截止2017年底, 互联网用户数达4.36亿,YOY增26.02%,将近5亿的互联网用户有望中有望继续转换为各种平安产品的持有者,成为公司源源不断的利润贡献。
投资收益率整体提升资金运用方面,公司加大了权益资产配置,减少了固收资产配置,中国平安综合投资收益率7.7%(该指标相对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部分),总投资收益率6.0%,净投资收益率5.8%(去年同期4.4%、5.3%、6.0%),除净投资收益率外,均同比上升(净投资收益率下降目前受到债类资产利息率下降及投资规模上升的影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全年业绩1080、1361亿,YOY增长21.25%、26.03%左右,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18、2019年PEV约为1.30X、1.02X,估值合理,维持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