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机电(002013)销售利润快速增长 资产增值所得
事件2018年2月14日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09亿元(YOY8.18%),利润总额8.03亿元(YOY21.03%),归母净利润5.45亿元(YOY-6.58%)。
若剔除资产评估增值所得税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带来的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20%以上。2017年公司收入端稳定增长,同比增加6.96亿元(YOY8.18%),但由于子公司精机科技与麦格纳合资事项评估增值9.2亿元致使所得税费用增加1.38亿元以及收到政府补助0.55亿元综合导致净利润减少0.91亿元,在归母净利润端同比降低3838.57万元(YOY-6.58%)。若不考虑评估增值的所得税费增加影响,公司2017年由产品销售增加带来营业利润同比增加1.56亿元(YOY28.46%),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40亿(YOY21.03%),体现出良好的业绩增长性。
航空机电国家队,军品望持续受益新机型列装,民品发展空间广阔。据公司投资者调研纪要,航空机电系统占飞机整机价值约15%-20%。我们保守测算未来十年我国军机列装需求空间约7000亿元,对应机电系统需求1224亿元(测算过程详见我们2017年10月18日发布的公司深度报告《中航工业航空机电平台,军民品市场空间广阔,集团资产整合有序推进》)。公司是我国航空机电龙头,承担机电产品全产业链管理,为我国在研、在产军用飞机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参与C919、AG600、MA700等项目,且据相关投资者纪要披露,母公司机电系统“十三五”规划中,预计至2020年年末,机电系统整个航空产业收入中航空民品约占40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航空机电国家队,随着集团资产不断整合形成协同优势,未来军机机电业务望持续受益新机型不断列装,民机机电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静待可转债发行事项正式落地完成,新航业绩快速增长值得期待。2017年公司拟发行可转债收购母公司资产新航集团和宜宾三江,目前可转债事项已完成关于证监会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据可转债预案与一次反馈意见回复公告,新航集团和宜宾三江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与0.17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新航归母净利润达到0.81亿元。其中据相关投资者纪要披露,新航的业绩提升驱动力为随着配套机型的升级转换,新航的部分产品运用在新机型上的数量以及技术含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单品价值量提升较快。我们认为随着可转债事项落地与收购资产的并表以及新航未来的快速业绩增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增长。
体外优质院所等资产存注入预期。当前公司体外科研院所资产包括609所和610所两家院所。609所是我国航空机电液压工程专业研制中心,610所是国家/亚洲唯一专门从事航空生命救生装置研究、设计、制造、试验的国防科研机构。据投资者纪要披露,根据2016年事业单位报表,610所实现收入2.27亿元、净利润为0.64亿元;609所实现收入22亿元、净利润为1.79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集团机电整合平台,一方面随着首批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开始启动,另一方面母公司“十三五”率目标80%,未来公司体外优质院所资产存注入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1)不考虑并表情况,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EPS分别为0.23、0.32、0.38元;(2)若考虑并表情况,因同一实际控制人,按全年口径并表,不考虑可转债转股情况,预计2017-2019年公司EPS分别为0.23、0.40、0.45元。(3)按照不并表口径,参考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预测估值,考虑并表和公司体外其他资产的注入预期,给予公司2018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11.2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板块整合不及预期;(2)军品订单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