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医药(300347)短期业绩恢复 BE带来弹性 长期将
结论与建议
短期业绩不断恢复自2015 年CFDA 临床试验自我核查事件后,整个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自查检查工作,公司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项目进度也有所放缓,业绩增长受到影响。但今年以来随着各项目的陆续恢复以及公司新签订单相应提价,公司业绩实现了明显的恢复(2017 年Q1/Q2/Q3净利同比分别增长7.9%/101.0%/275.2%)。目前来看,公司剩余的老订单将在2018 年上半年消化完成,新订单提价、效率提升以及成本控制加强后已可覆盖上涨的人工成本,我们预计公司2018 年综合毛利率将可恢复至45%以上(临床试验自我核查前的水平),推动公司业绩继续恢复。
2018 年BE 项目上量,增加业绩弹性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BE 项目实现营收1.25 亿元,我们预计全年将可达到1.8亿元左右。公司BE 项目目前已有合作医院20 家(平均每家30 个床位),叠加投资康柏医院后,公司合计可做BE 项目的床位数将可达到700 张以上,产能瓶颈无忧。随着2018 年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时间大限的到来,我们预计BE 项目将集中在2018 年开展,我们预计公司2018 年BE 项目营收将可超过3 亿元,贡献净利润0.75 亿元以上,将为公司业绩带来一定的弹性。
长期受益于创新药CRO 需求的提升从长远来看,在我国医药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创新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对高端CRO 服务的需求相应提升。而公司作为国内CRO 龙头企业,通过在澳大利亚、台湾、韩国布点以及与日本EPS 签署合作协议,亚太区多临床中心已搭建完成,近期公司还在瑞士成立子公司,未来多临床中心网络将逐步拓展至全球。目前公司已在进行的创新药项目约有40 多个,多数处于临床Ⅰ期,我们认为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公司创新的药CRO 服务能力将会逐步获得认可,有望和国际CRO 龙头企业同台竞争。
减持压力已大部分得到释放自11 月2 日公司公告股东及董事曹晓春女士以及监事施笑利女士拟分别减持不超过350 万股和100 万股(分别占总股本的0.7%和0.2%)后,公司股价略有承压。但12 月15 日公司公告曹总已减持完毕,我们认为近期的减持压力已大部分得到释放。
盈利预计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8/2019 年实现净利润2.99/4.07/5.42亿元,yoy 分别为+112.7%/+36.1%/+33.0%,EPS 分别为0.60/0.81/1.08元。目前股价对应的2017/2018/2019 年PE 为57 倍/42 倍/31 倍。公司作为CRO 龙头企业,短期业绩加速恢复,长期增长空间较大,目前股价对应2018 年估值相对合理,我们维持买入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