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缩量?不同市场的技术特征
深入理解股市成交量学习:缩量现象及其市场特征解析
在股市中,无量上涨往往让人心生疑虑,担忧多头能量不足。然而在中国股市的特殊环境下,缩量上涨的现象并不罕见。当主力资金集中火力攻击流通盘较小的个股时,牛股便应运而生。这些个股在启动时成交量较大,经历多空搏杀激烈的阶段后,便进入无量空涨状态。在这个阶段,大部分流通股本被锁定,散户跟随主力一起锁仓,导致股价持续单边上行,却成交量萎缩。许多大牛股在这一阶段实现了可观的涨幅。例如南通机床和康达尔等超级牛股,都曾经历过无量空涨的阶段。这种阶段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一个由放量震荡到明朗上升趋势的过程。只要成交量保持萎缩状态,主力资金结构未变,行情通常将持续向好。
与缩量上涨相反,缩量下跌往往更加令人担忧。个股在高位持续震荡并放巨量后,突然缩量暴跌,往往伴随着强劲的反弹。之后进入缩量下跌阶段,若投资者认为有主力在托盘,情况尚可控,那就可能误入歧途。因为主力资金可能在前期的高位震荡中 already 有所动作,一旦缩量阴跌开始,股价可能大幅滑落,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下跌幅度不大,心理上能够承受。这种下跌方式如同钝刀子割肉,初看无害,实则危险。投资者对于大震荡之后的缩量阴跌的股票应保持高度警觉,这些股票可能会跌到让人绝望的程度。
在股市中,成交量是判断行情的重要标准。无量空涨或缩量阴跌都是趋势的反映,只要成交量萎缩的特征不改变,行情性质往往会延续。如果成交量突然发生巨变,那么所有的行情判断基础都需要重新审视。例如,无量空涨后的巨量飚升或巨量下跌,或缩量阴跌后的低位巨量震荡,都需要我们重新判断行情性质。一般而言,长时间的缩量阴跌后的第一次放量往往难以扭转颓势,但如果反复震荡并持续放量,则可能是行情的转折点。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突破,都需要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成交量趋势不变,行情趋势延伸;成交量改变,行情需要重新判断。这是研究缩量个股趋势的重要依据。
股市中的缩量现象需要投资者深入理解和关注。通过掌握缩量的特征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