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指数判断主力接筹(货币主力指数)
1、如何判断主力吸筹完成?
具备下述特征之一就可初步判断主力吸筹完成
其一,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死涨停。新股上市后,相中新股的庄家进场吸货,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如果庄家用很少的资金就能轻松地拉出涨停,那就说明庄家筹码收集工作已近尾声,具备了控盘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盘面。
其二,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而走出独立行情。有的股票, 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不跌。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大部分筹码已落入庄家囊中当大势向下,有浮筹砸盘,庄家便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空间,以防廉价筹码被人抢 了去;大势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但庄家由于种种原时仍不想发动行情,于是便有凶狠的砸盘出现,封住股价的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计划。股 票的K线形态就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荡盘升。
其三,K线走势起伏不定,而分时走势图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庄家到了收集末期,为了洗掉短线获利盘,消磨散户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筹码做图。从 日K线上看,股价起伏不定,一会儿到了浪尖,一会儿到了谷底,但股价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而当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委买、委卖之间价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时相差几分,有时相差几毛,给人一种莫名其妙、飘忽不定的感觉。成交量也极不规则,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有时十几分钟才成交一笔,分时走 势图画出横线或竖线,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极度萎缩。上档抛压极轻,下档支撑有力,浮动筹码极少。
其四,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价位。突发性利空袭来,庄家措手不及,散户筹 码可以抛了就跑,而庄家却只能兜着。于是盘面可以看到利空袭来当日,开盘后抛盘很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由于害怕散户捡到便宜筹码,第二 日股价又被庄家早早地拉升到原来的水平。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经验与技巧,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这样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2、如何判断主力吸筹完毕
长时间震荡筑底,成交量较之前萎缩几个档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表有相应机构的调研
有连续的大宗交易,季报股东人数逐步减少,这代表主力或者公司派从散户手里吸收筹码,股东人数变少代表的是有特定人集中收集了股票对不对?
然后就是找买点了
买点 突破形态点 突破之后的压回点(具体可以是上行趋势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压回常态回调的均线点,又或者是空间上的黄金比例分割点等等)
卖点 如果你买的是形态的突破点 那么突破日K线实体的一半或者形态颈线如果跌破 就要立即卖出 因为这代表形态突破是假突破,所以要第一时间止损。如果突破形态之后真的上涨了,那么选择卖点就有2种方式,一是每次回调的低点下一次不跌破就可以续抱,跌破就出场。二是跌破上升趋势线出三分之一,整理平台颈线三分之一,60日均线三分之一。
这2种方式都可以让你不会因为回调卖出而错过之后的高点
3、如何从筹码判断主力的进出
可以从公开信息中了解,比如上市公司的报表,从以前的一年两次发展到现在的一年四次,其中公布的股东人数以及人均持股数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股东人数减少与人均持股同步上升是最常见的规律,但由于在股改后,有大量的股改限售股上市流通,而股改限售股也有“大小非”之分,其中的账户数量以及持股数量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也会存在股东数增加,但人均持股数不减反增的现象。,在设计上市公司股份变动,比如送股或转赠股本后除权,增发或配股上市流通后,也会引起股东数以及人均持股的变化,对比不同报告期的数量变化以及股价运行区间可以直观判断主力在加仓还是建仓,加仓或建仓的大概成本区域。再比如现在除了上市公司的报表,每季度还会有基金的报表,其中有单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的市值情,如果能够综合所有基金的报表,就可以从中发现某只股票上的基金持仓变化情况。由于该数据比较庞大,所以可以上有关的证券网站,看有关基金的数据分析,“拿来主义”省时省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报表公布期长达3个月之久,所以对于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来说,再拿到最新报告期的数据以后,可能已经滞后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股价运行情况以及换手率的情况也相当重要,必须加以结合判断。
,在拥有了有关静态数据之后,可以用证券分析软件加以辅助。十几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分析软件也在不断更新,从早期的“钱龙”分析软件到后来的胜龙、大智慧、指南针等等,显示主力仓位以及运作手法的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具体技术指标的名称如何改变,但基本离不开均线系统、换手率、乖离率、强弱、成本分布等几个指标,其内在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价”与“量”的关系。把静态的基础数据结合软件的动态分析,,不可忽视的还有分时成交情况,那么准确性又将大大提高一步。不过,在当今市场,纯技术分析也终有其缺陷,如何先知先觉始终是博弈各方所要争取的高地,所以,具体席位的仓位变化也一直是参与者想了解的,从早期部分券商提供所谓的“龙虎榜”(但始终受到卫星接受频点的限制)招揽客户,到近期一度出现交易所交易数据欲商品化的势头,如果确实能够获取这些信息,也就意味着庄家在你面前穿了“皇帝的新装”,但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可能还无法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两个交易所每晚公开的异动个股的成交回报也可以透露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4、怎么判断主力资金在介入建仓吸筹码
主力成本和筹码集中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一只股票有主力要做,那么它的基础成本应在大底部上涨以来的第一个平台(日K线图下)偏下,或底部上涨到平台位置价格的1/2左右,比方说2元涨到2.50元遇到前期一个横盘较长时间的平台开始出现整理,那么主力成本就应在2.25-2.50之间,是这样。 2、筹码集中度要看最近的公司基本资料,如股东户数和人均持股情况,股东户数越少,人均持股数量越多,说明筹码越集中。反之,则为筹码分散。这里要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区别对待,不能等同。 ,根据买卖手数(大单)比较,是不能准确判定是否为庄股的,只能表明是否有资金运做。是否是庄股,还要结合上面说的筹码集中情况判断。个人经验,供参考!
5、期货指数和主力 连续都是做什么 如图
进表示趋势
没实际意义
6、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计算方法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据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综指”市价总值为3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425亿元,占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8%及22%。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综指”占市场比重将逐渐增大。2005年12月15日,“新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加入新上证综指。
“新上证综指”元旦后亮相 样本全部为G股
上证所宣布,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适应市场需求,上证所将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新上证综指。
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股加入新上证综指;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新上证综指将逐渐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指数。
7、上证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它们有专用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