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7只科创板基金获批 估值、风控体系或大变脸
4月22日,时隔上报日两个月,首批科创板基金正式拿到证监会批文,开始进入“持证”后的筹划募集发售阶段。据了解,首批拿到批文的共有7只科创板基金,包括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华夏科技创新混合、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工银瑞信科技创新3年、富国科技创新混合、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
查询证监会公示信息,除了南方科技创新混合为2019年1月25日上报,其余均为2月22日上报的科创主题基金,而这7只基金均在2月28日被受理,3月8日得到第一次反馈。按照受理到正式获批计算,时间不到2个月,体现出非一般的“科创板速度”。
7只科创板基金获批
作为今年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科创板被认为是“中国版纳斯达克”,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参与以科创板上市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主题投资,可以通过发挥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遴选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投资,深入参与科创板建设,服务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不过,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科创板需要直面三大挑战。首先,科创板的投资门槛较高,投资者需要拥有不少于50万的股票资产和不低于两年的交易经验。其次,科创板的波动可能较大,股票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停板,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扩大至20%,且上市首日就放开融资融券。第三,科创板的投资难度较大,科创企业可能持续亏损,缺少收入记录,甚至不幸夭折,传统PE、PB等估值方法不再适用。
科创板基金的获批,无疑对期待投资科创板但却受到门槛限制的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不能满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中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满足50万资产以及2年证券交易经验的规定,或者在科技股新的估值体系中无法适应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
据悉,首批科创主题基金投资策略分为主动选股及战略配售。采用战略配售投资策略需采用封闭式或定期开放式,并在基金法律文件中进行明确,目前仅工银瑞信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基金可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其他基金多采用普通开放式运作,将通过基金经理主动选股的方式,参与科创板股票投资。根据4月16日公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简称“《指引》”),只有以公开募集方式设立,主要投资策略包括投资战略配售股票,且以封闭方式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才有资格参与发行人战略配售。这意味着首批7只科创基金中,唯有工银瑞信科技创新在封闭期内可参与战略配售。
根据《指引》,科创板打新明显倾向成熟机构投资者,网下配售直接将个人投资者拦在门外,科创板网下配售全面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将首次公开发行询价对象限定在机构投资者,尤其是A、B类的大型专业机构。毫无疑问,科创板新的发行制度和定价机制,对基金公司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创型基金申报超70只
估值、风控体系或大变脸
对于近日市场上传的部分基金被退回整改,相关人士表示其实是要求部分上报的封闭基金名称中不直接出现“科创板”三字,而是以科创主题、科技创新等替代。目前科创基金申报数量已超过70只。根据已经上报的情况来看,具体来看,这些基金名称中包含“科创板”、“科技创新”、“科创”等,其中多数是混合型基金。
科创板基金与科技创新基金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科创板基金是指基金资产至少80%以上甚至全部投资科创板股票;科技创新基金是指基金资产投向科创板股票以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同类型股票,寻求在整个沪深股市中进行科技创新类股票的投资。对于科创板更大的涨跌幅限制;上市即开通融资融券;亏损科技股公司亦可上市的情况,对于公募基金的估值和风控要求显然更高了。
从香港市场投资者的情况来看, IPO市场化价将会对拥有锁定期且被动接受价格的投资者带来更严重挑战,这将更加考验战略配售基金和机构对于IPO企业的估值能力。此外,科创板相对主板而言有三大风险需要注意:一是流动性风险,科创板股票的投资者门槛较高,股票流动性弱于A股其他板块;二是退市风险,科创板的退市标准将比A股其他板块更加严格,且不再设置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环节;三是投资集中风险,科创板上市企业主要属于科技创新成长型企业,其商业模式、盈利、风险和业绩波动等特征较为相似,难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史博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创主题在风险管理方面,较普通权益基金应该更加慎重,基金公司在产品的投资运作、定价估值、交易等层面均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投研团队需要对创新科技类型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有更周密的研究体系,打破现有投资思维惯性,建立一套有别于A股上市公司的投研体系。
显然,科创板新的发行制度和定价机制,对基金公司的专业性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首批获得科创基金“准生证”的基金公司看,均是投研实力强劲的头部公司,但能否把握科创板的投资机会依然是个未知数,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