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应扬长补短 为股权投资增添“稳定力”
股权投资在险资配置中的规模占比,已越来越高。
可以说,险资正在迎来股权投资的窗口期。其一,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鼓励险资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持;其二,在丰富产业链布局的思路下,保险公司也正积极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推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其三,在目前的股权市场中,银行理财资金受限于资管新规,有回撤趋势,保险资金作为来源稳定、相对充裕的长线资金,重要性更加凸显。
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保险资金既要积极作为,但也不能盲目“扑上去”,仍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长处、补齐短板,为股权市场增添“稳定力”。
保险的股权投资从参与方式上讲,包括直接投资、股权投资计划、私募股权基金等。
其中,险资对大健康、大养老等产业的战略投资和大型基建项目的长期投资增长明显。这些项目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的,对拉动险资整体收益也功不可没。这类项目有稳定现金流、分红率较高,险资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后预估投资增速会维持。不过,险资投资的少量类风投的项目和私募股权基金,则有降温趋势。这与整体股权市场环境和前景不乐观有关,也与部分股权投资退出风险开始显现有关。
目前,险资股权投资人才总体上仍有较大缺口,股权投资能力还有待加强。股权投资周期长,流动性比较差,收益有很强不确定性,而收益的好坏很多时候与投后管理相关。我国的保险资金惯于做债权投资,注重投前,投后管理则是要在投资后数年参与到一个企业项目的经营管理决策中,保险公司尚缺乏这方面的团队和经验。
总体上看,险资参与股权投资的市场广阔,特别是在监管层酝酿扩大险资股权投资行业范围的趋势下,保险资金若能专注一定行业,又具备综合投放管能力的话,将可为实体领域提供更大力度的直接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