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债券折溢价(AH股折溢价)
1、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和应计利息怎样记账?
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的计算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直线法,即将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平均分摊于各期的一种摊销方法。由于溢价或折价摊销是利息费用的调整,每期利息支出中应扣除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则转为利息支出,,债券利息的核算实际上包含着摊销的核算。溢价发行债券,按应摊销的溢价金额,借记“应付债券──债券溢价”账户,按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借记“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账户,接应计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账户。折价发行债券,接应摊销的折价金额和应计利息之和,借记“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账户,按应摊销的折价金额,贷记“应付债券──债券折价”账户,按应计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账户。
2、关于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的问题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1
解析
发行时
借银行存款 15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00
摊销时
期初摊余成本=1500
第一期
借财务费用 75(1500×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
借应付利息 80(1000×8%)
则摊余成本=1500-5=1495万元
第二期
借财务费用 74.75(149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25
贷应付利息 80
则摊余成本=1495-5.25=1489.75万元
第三期
借财务费用 74.49(1489.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51
贷应付利息 80
则摊余成本=1489.75-5.51=1484.24万元
第四期
借财务费用 74.21(1484.24×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79
贷应付利息 80
则摊余成本=1484.24-5.79=1478.45万元。
由于你的溢价额与利率是随便假定的,没有科学的逻辑关系,故象这个的摊销,需要大约的100期的,所以不再继续了,方法是重要的,就是这样的方法进行的,你自己在看看,一下吧!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3、折价或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
简单点说吧,如果甲发行债券,该债券票面上表明的面值是1000。其明确的票面利率是10%(也就是以后企业支付利息时按10%的利率计算),当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为9%(比如你把钱存入银行时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此时,你想想以后当甲支付利息时,它是按票面利率10%乘以票面价值1000计算的利息支付给购买债券的,但当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只有9%,甲却按10%的利率支付了。到时甲是不是会多付了1%的利息,那甲不是亏了,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啊。于是为了弥补甲以后多支付给购其债券买者的1%利息,甲就会在刚开始发行债券时,把以后会多付的利息提前给收回来,即溢价发行,按高于票面价值1000卖出去(假如是1100),高于1000的部分就是溢价。该溢价就会在未来每期计算利息时给摊销掉。比如到时支付利息时会计账务处理按100010%=100 贷应付利息 100, 但其实其应当确认的实际利息是(11009%)=99,借财务费用 99
其差额1就是甲多付的利息,因为在发行债券时甲多付的利息已经提前收回来了,所以在以后支付利息时再把它抵销,这就是溢价摊销。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99(实际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溢价摊销)
贷应付利息 100 (票面利息)
所以溢价摊销就是融资者以高于市场利率的票面利率,溢价发行债券,多余票面价值的溢价会在以后每次利息支付时分期摊销。溢价摊销就是相比于市场利率多付的利息。
4、应付债券溢价、折价摊销的实质是
实质是对名义利息的一种调整,把名义利息调整为实际利息。
溢价是对名义利息费用的调整减少,折价是对名义利息费用的调整增加。
5、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
溢价发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
折价发行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6、应付债券折价发行的分录怎么作?
借银行存款(按公允价值)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7、请问折价发行的债券,其应付债券科目的账面余额为什么是发行价加费用,而不是面值?
折价发行债券,应付债券科目的账面余额应该是面值,与发行价间的差额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因为折价部分其实是预付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