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报告有效期(ipo前的融资叫什么)
1、IPO时上报的审计报告,有的时候是三年的,有的时候是三年一期的,根据是什么呢?谢谢!
根据上报的时间 刚过了年就上报的 那就报三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过了3月份或者6月份或者9月份的才上报的 就报三年一期 以前的要求是凡是过了3月以后报的 都要加一期 现在不用了 只要没过完6月份就报 还是可以只报3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
2、证监会发布餐饮IPO指引,其中提到的“发行人报告期”,这个报告期是指?谢谢
是指提交或公告上市申请相关材料时的前三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以及当年已经经过的以季度为单位的会计期间。
比如是2012年6月份提交或公告的申请材料,那报告期就是指2009、2010、2011年和2012年一季度。
3、ipo审计是要求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审三年吗?
不是审,是辅导。
4、IPO律师工作报告的报告期具体是指什么?
IPO报告期是指出具报告日之前三年又一期 如果2010年年初提出IPO申请 那报告期就是2007、2008、2009年 如果是2010年3-6月申请 报告期就要加一个2010年一季度 同理类推 也就是这个“一期”可以是一季度、半年、三季度
5、年报季,如何避开新三板财报中的雷区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做到,多看报表少踩雷。那么,新三板公司的年报中,通常会有哪些财务雷区,需要重点警惕
1、“两高”陷阱
如果一家公司账面上趴着几个亿的现金,却又有几个亿的未偿还贷款
没错,一家正常的公司,不会在手握大把现金的,高额贷款并支付大额利息,除非刚刚完成融资。这么高的现金,可能蕴含这样几种可能
1)大量现金本身就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
2)现金存在,但已被大股东占用,只是在期末还上;
3)现金被冻结或质押,公司根本无法动用;
4)为未来的某些幕后交易作准备。
,如果看到新三板公司存在大额现金大额贷款的情形,需要结合公司商业模式具体分析,是否存在合理性。
2、应收账款的秘密
应收账款,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也反映了经营成果的质量。我们在关注应收账款时,通常包括了四个层次
1)应收账款是否真实?虚构营业收入、调节利润,对应的资产科目就是应收账款的虚高,再通过2-3年的减值计提掉,从而洗白;
2)应收账款质量。应收款是真实存在的,但质量堪忧,这就要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主要债务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大额长期挂账的情形,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雷”;
3)减值计提是否充分。为了多做出一些利润,有些公司往往对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比例相对保守,所以在分析利润表时,我们有时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回溯。
4)周转率是否异常?这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如果持续下降,那可能要对企业的收入质量进行打折。
3、畸快的存货周转
对于一项资产而言,周转快,是好事。但如果明显高于同行业,偏离商业逻辑,那就要重新审视。存货周转率指标,就是如此。
高存货周转率通常意味着更快的业务效率、更低的库存量以及更好的销售模式,但畸高的存货周转率,可能暗含了两层风险
1)提前确认了收入。由于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涉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确认,所以在一定存货量不变的情况下,严重高于行业的周转,可能代表了收入的虚增;
2)供应链压力。这个比率太高可能说明存货不足量,一旦供应链脱节,就有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风险。
这个指标,在消费类企业中,尤其需要关注。2011年,国内两家服装企业希尼亚和左岸在美国申请上市,就被指出存货周转率畸快。
希尼亚在2008年、2009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0和60,即一年周转150次和60次。按一年360天计算,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008年2天、2009年6天;左岸2010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率是16.79次,存货周转天数是16天,如此快的存货周转率也令人难以置信。
4、毛利率之殇
充分竞争性的行业,如果一家公司的毛利率指标比同行业高出一大截,那就要警惕了。
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除非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毛利率一般是比较稳定,不会产生大的波动,并且也很少会出现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现象。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实性非常重要。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品牌、定价权上的优势,却有高出同行业的毛利率,那就是在成本控制上做了文章,而这种控制往往都是不可持续的。分析毛利率波动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财务指标
1)存货周转率。如果出现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需警惕。因为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
2)现金流。如果出现高毛利率而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也需警惕。因为高毛利率意味着一家企业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势地位,企业会尽量占用上游客户的资金,而不给下游客户很长的赊账期,现金循环周期通常较小,但果高毛利率但与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背离,往往意味着它是不真实的,需要警惕企业的盈利能力。
5、用不完的非经常性损益
主业不赚钱,净利润却不少,这正常吗?
对于有些新三板公司而言,每年靠炒股、卖房、拿补贴,或是在几个关联方间辗转腾挪,总能搞出几千万的利润。但需要警惕的是,这样的利润,往往都是不可持续的。
靠炒股发家,最典型的就是新三板公司XX生物,2015年,公司只有34万元营业收入,却靠炒股赚得近7000万投资收益,使得当年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不过,在第二年,这样的好事就不复存在,公司也立即转亏。
这还只是初级阶段,更高明的,是将非经常性损益当作利润的调节器。政府补助如何确认?处置固定资产收益可否持续?理财收益如何计量?这些,对于新三板公司而言,都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需要把这些水分一一挤出。
对于新三板公司而言,巧妙利用三张报表调节利润的手段层出不穷,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五类现象只是皮毛,投资者在阅读新三板公司年报时,切记要仔细分析,多思考少踩雷!
6、上市以及融资是什么概念?
可以,信用卡的制度是优先扣除你的存款,然后再去进行透支计算
7、新三板两年一期怎样界定
没有这个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