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股份:牵手正极技术巨头 服装企业转型锂电
12月14日,杉杉股份公告称,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杉杉新能源与 T&I,就锂电池正极材料合作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双方合资成立杉杉户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杉杉户田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在动力电池领域四个环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杉杉股份已全部涉足。
“杉杉股份究竟想做什么?一个做服装起家的企业涉足锂电,能有多大的竞争力?”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十分不解。“这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产业,并非有钱就能做成的。”
扩张路线图
“户田是全世界正极材料技术最好的公司之一,我们和他合作是为了占领正极材料技术的制高点,这个合作是排他性的。”杉杉股份实际控制人郑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从事正极材料的生产。除手机用途外,目前向汽车、大型蓄电池用途扩展,开发了能使用于多种用途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令人意外的,杉杉股份的锂电并非是在锂电热火朝天后才仓促上马。自1999年郑永刚涉足锂电行业以来,杉杉股份在10年间已经落子布局重点环节。
据杉杉股份内部材料显示上海杉杉科技成立于1999年,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其他炭素材料的生产销售,目前产能6000吨/年;宁波杉杉新材料成立于2003年,主营负极材料生产销售;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主营正极材料,2008销售额收入突破8亿元,目前年产能为钴酸锂3500吨,锰酸锂1000吨,镍钴二元系、镍钴锰三元系1000吨,磷酸铁锂500吨;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2005年3月成立,主要生产电解液,目前年产能2000吨,位列国内第二。
在围绕着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横向扩张的,郑永刚则主导企业纵向延伸,往资源、技术方面发展。与日本企业户田工业合作,即是其中一部分。
“两年间,谈了很多次,停了又开始,谈了一段,又停滞。”郑永刚今日终于牵手正极材料的技术巨头。正极材料的优劣,决定了电池性能的高低。
运筹行业技术制高点的,郑永刚还在计划收购资源。
2009年5月28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其与澳大利亚上市公司HeronResourcesLimited签署了关于Yerilla镍钴矿项目的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合资运营该项目,项目投产后,杉杉股份负责包销镍钴矿。
目前,HeronResourcesLimited的镍金属总储量约为813万吨,钴金属约为54万吨。据专业网站新综合报价,当前镍矿价格约为17.5万元/吨,钴矿价格约为31.5万元/吨,杉股份此番入手,已经占得钴矿资源先机。
杉杉股份三季报显示,锂电池业务净利润已达6232万元,同比增长近150%,占公司整体净利润的77.7%,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服装业务。
“公司积极向上下游拓展,我们认为公司是最有可能伴着锂动力电池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而爆发式成长的公司之一。”东北证券分析师周思立在一份近期的点评报告中指出。
而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说,“杉杉股份的纵向扩张还没有结束。”
锂电产业链
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全国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保守估计,2015年中国乘用车销售量将达到2000万辆,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年,按照目前20万元/辆的平均售价,每年市场容量为2000亿元。
“要做就要做到行业第一,要么就不做。”在郑的表述中,不断整合产业链,形成一体化的锂电企业的思路,清晰可见。甚至,他丝毫不掩饰将来在锂电行业的地位追求——如同今天的服装业。
但郑永刚的对手包括国内16家财大气粗的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