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跑路”现象蔓延 亟待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股票知识 2020-03-14 09:00www.16816898.cn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摘要近期多地出现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和市场担忧。记者调查发现,老板跑路呈现数量更多、涉及面更广等特点。业内人士指出,大量老板跑路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出现多重市场风险与不稳定因素,应从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治理民间借贷乱象等方...

    近期多地出现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和市场担忧。记者调查发现,“老板跑路”呈现数量更多、涉及面更广等特点。业内人士指出,大量老板跑路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出现多重市场风险与不稳定因素,应从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治理民间借贷乱象等方面入手,遏制“老板跑路”现象的进一步蔓延趋势。

    ——“老板跑路”现象高发 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曾入选“胡润百富榜”的广西柳州正菱集团实际控制人廖荣纳,4月转移财产后跑路失联,留下大量借贷形成坏账风险;在福建龙岩市开发房地产多年的天成集团董事长黄水木,因资金链紧张5月卷款出逃境外。不少受访人士指出,近期老板跑路失联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势。

    记者采访发现,继2011年浙江温州等地众多老板跑路之后,近期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因躲避银行或民间债务、担保代偿、司法诉讼,纷纷选择跑路藏匿,范围与涉及面更广,呈现如下三方面特征:

    一是涉及小微企业为主。业内人士指出,在经济下行、信贷紧张的形势下,抗压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更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导致经营业主“跑路”。江苏省银监部门近期调查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3年,江苏仅盐城、泰州两地涉贷企业主“跑路”总计达232户,其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162户,占比近七成。

    二是金融安全风险放大。据湖北金融系统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湖北省内先后发生73起银行授信客户因资金链断裂而失联跑路事件,涉及银行融资26.8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老板跑路”现象不及时遏制,恐将进一步扩散,将重创地方信用环境和银行资产安全,且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三是极易引发连锁反应。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老板跑路”现象已从以往沿海省份扩散到内陆地区,涉及行业也从制造业蔓延到房地产、钢铁贸易、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其影响波及面显著扩大。“一家企业老板跑路,可能导致其所在的担保圈破裂,相关担保企业将一损俱损,形成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反应”。

    ——盈利恶化融资困难 引发老板跑路躲债

    根据我国《民法》等法律明确的企业破产程序,有限责任公司仅以公司财产承担全部责任,经营困难停产关厂即可,一般无需企业老板以私人财产担责。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企业以老板私人名义从民间借取高利贷,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容易出现主观恶意或被追偿债务跑路。当前“老板跑路”现象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

    一是企业盈利能力恶化。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需求不振、产品滞销、开工不足成为一些民营企业的普遍反映。江苏省一位金融系统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制造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不景气,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产品利润率与往年相比下跌将近一半,剔除劳动力、融资等成本,企业利润率仅有5%-6%,部分企业亏损严重,“监测数据显示,仅江苏泰州地区已监测到因盈利下降经营陷入停产的企业就有222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此前流动性充足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产业经营者都沉醉在“以小博大”的高杠杆、高负债、高成本的超常规发展模式。一旦市场稍有波动,终端产品需求萎缩,资金便难以为继,比如LED芯片近年产能急速成倍增长,致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低迷时厂家跑路时有发生便是最好例证。

    二是融资成本大幅提高。据湖北金融系统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内小微企业一年期贷款的平均融资成本约为9%,若考虑缴纳保证金贷款等隐性成本因素,部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达12%以上。广西柳州一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介绍,一般银行贷款利息7.8%企业完全能承受。现在银行贷款中存在的“以贷转存利息照付”“担保机构收费3.9%”等环节层层将融资成本提高到20%。很多银行选择压贷、抽贷。企业要想维持,只能借月息至少四分的高利贷“过桥”,如果银行贷款长时间没有到位,高利贷利息就足以压垮企业,迫使老板跑路。

    三是“跑路”成本相对较低。专家认为,“老板跑路”也是企业遭遇市场优胜劣汰的一个结果,相对于破产偿债,跑路违规成本低,很多民营企业家出现严重困境时,往往选择先转移资产再向境外“一跑了之”,或者携款外逃“改头换面”后继续经营。

    广西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夏辛萍表示,虽然我国近年来对在逃境外的“跑路老板”加大缉捕力度,但当前能抓回的毕竟是少数,“低廉的违法成本,也成为当前很多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恶意骗贷人员,大量卷款潜逃的重要诱因”。

    ——完善市场化破产机制 加强追缉惩戒形成震慑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老板跑路”的本质是赖账,对市场秩序和信用环境危害极大,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等方面入手,遏制“老板跑路”现象的进一步蔓延。

    一是完善退出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等人士表示,当前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破产保护的认识普遍不足,致使企业破产制度在帮助困难企业渡难关、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等方面发挥作用有限,需要加大对企业破产保护的制度宣传力度,完善“市场导向、简易审理”的市场化破产案件审理执行机制,借助法律手段实现“能活的依法帮扶,难活的有序退出”。

    夏辛萍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强区域性的跨行信息共享,密切关注产能过剩行业、还贷逾期企业、互联互保信贷、参与民间借贷等金融风险点的跟踪监测和风险评估,梳理企业老板跑路的预警信号特征,及时化解区域性、跨行业金融风险隐患。

    二是进一步畅通小微企业融资通道。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跑路多等现象,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在现有“定向降准”的政策基础上,鼓励各地探索整合财政资金构建小微金融风险补偿池等做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小微、涉农贷款信用增进、降低成本和风险分散等方面作用;加强对小微和涉农企业融资收费、中介机构收费、小额贷款企业的监督检查,专项治理高利贷等违规行为,“有保有压”提高信贷“输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违法成本。董登新认为,解决“老板跑路”成本低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快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破各部门之间信息平台部门之间的互联共享隔阂,对失信企业和个人进行有效约束与惩戒;另一方面需加快建立对民间借贷危机、老板跑路失联案件的“快侦、快破、快捕”机制,加快追缉故意转移财产、恶意跑路逃债人员,严厉打击暴力索债逼债、非法集资吸储等犯罪行为,让陷入困境的企业家“不用逃、逃不了、无处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