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降息加息(历年降准降息)
1、2008年1月至今央行加息和降息的记录
日期2008-10-09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72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3.15
半年 3.51
一年 3.87
二年 4.41
三年 5.13
五年 5.58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3.15
三年 3.51
五年 3.87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53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17
七天 1.71
2、中国央行加息历史,历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次
1993年0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
1993年0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6月10日起降息。此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降1%,贷款利率平均下降了0.75%。本次降息是针对目前物价持续下跌未扭转、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而采取的重大决策。
1999年11月19日中央银行宣布,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由8%下降到6%,这将使金融机构可用资金增加近2000亿元。
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使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2005年0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6年0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
2006年0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加息利空使原本可能再度出现的“黑色星期一”变成了“红色星期一”,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上涨0.20%。
2007年0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3月19日,沪深股指早盘双双跳空低开,随后在银行板块带动下强劲反攻,沪指收于3014.44点,涨幅2.87%;深成指收于8237.28点,涨幅1.59%。
2007年5月19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调整表)。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2007年0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0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09月15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
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30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08年11月26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
2008年12月22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2010年10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0年12月25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8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4月5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7月6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2年6月8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
2012年7月6日,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和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4年11月22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2015年3月1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3、历年央行降准降息对房价的影响(从2011年到2015年)
降准与降息是房地产发展的推进剂,只要降准,基本就代表了房价将出现一波上涨。降息更是利好购房者,调动入市的积极性,房价很难下跌。
4、历次降息后A股次日的走势如何?
1996年8月23日央行第二次降息。对沪深股市带来新的刺激,并在当年年底冲上了历史的高峰。1997年10月23日央行第三次降息,之后发行的两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异常火爆。1998年3月25日央行第四次降息,为国企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1998年7月1日央行第五次降息,降息幅度高于前次。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1999年6月10日央行第七次降息。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的一次降息。为股市的5.19行情做了铺垫。2002年2月21日央行赶在马年股市开市之前送出利好消息。提高准备金2010年2月2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0年1月18日,提高存款准备金50个基点.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2006年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5、利率水平从2014年初到2015年8月有几次降准降息
2014年央行共两次定向降准一次降息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2015年以来,一共降息三次
2015年3月1日起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
2015年5月11日起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5倍。
2015年8月26日 - 中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存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
6、央行降息是什么意思?
所谓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央行宣布3月1日降息,并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这表明央行在继续降低融资成本,也借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降息原因在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1月CPI破1,创五年来新低,PPI出现连续35个月负增长,环比降幅扩大,通货紧缩正在由传说变为现实。
物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其中消费不足迹象明显,此前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实际消费增速低于前年。
消费减速与经济下行,看起来更像是“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关系。因为私人与公务消费下降,导致相关投资增速下降,进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造成私人收入和财政收入减速,进而抑制了私人消费和公务支出。
再加上投资和净出口乏力,实体经济总需求不足问题日益突出。不过如果将通货紧缩看作是货币现象的话,那么货币因素本身是促使通缩形成的内生动因。
是商业银行传导机制失灵。一方面是银行信贷投放不足,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降,银行更谨慎放款,以及银行利用证券公司“两融”业务将资金投入股市;另一方面是债务人将新增信贷用于借新还旧,新增贷款并没有支持新增投资。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央行定向投放的流动性,无法有效进入实体经济,也就无法形成支撑物价上涨的力量。
是基础货币供给收缩影响货币增速。这是资金外流的后果,近来外汇占款下降现象明显,虽然为存款准备金率正常化创造了条件,但货币供给增速下降,无疑抑制了物价总水平上涨。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局势面前,中国宏观当局想必对通缩问题越来越头疼,因为长期物价走低会使经济陷入衰退,进而影响就业。
如何应对脚步越来越近的通货紧缩,是中央急需面对的问题。
结构性政策还会继续使用,而更为宽松的总量政策有可能成为常备工具,降息和降准将会轮番上阵。
如果说此前央行对二度降息颇为谨慎的话,那么CPI破1后,一定会促使宏观部门的分歧弱化。在开放市场条件下,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由双方利差变化决定。由于美元加息预期明显,人民币若降息,可能导致资金外流加剧,从而进一步收缩本币供给,并冲击国内经济。这是谨慎派持有的观点,也是央行迟迟不二次降息的理由所在。
但当通缩的阴影越来越大的时候,央行的淡定就会消失,因为物价不断走低对中国经济的伤害远比资金外流严重。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丰富,资金外流显然不会冲击汇率体系。外汇占款收缩反而为降准打开了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好的政策组合是三个工具使用,利用降息来刺激实体经济,利用外汇干预稳定汇率,并通过降准增加基础货币供给。
,为解决商业银行传导机制失灵问题,宏观当局也会使用结构性工具,如让股票市场“去杠杆”,避免资金奔流入股市。在这些结构性政策用完后,总量工具就会轮番登场了。
党管经济已经成为政治新常态,党的会议过后,大的宏观政策随时都会出台。就在统计局宣布CPI破1的当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召开,如何应对通缩,应该是这个会议跑不掉的议题。虽然此后新闻报道没有谈到这一点,但这恰恰说明,预案早已形成,而开会只是统一思想。
“两会”马上开幕,经济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做好铺垫,是降息时间选择的重要考虑。
降息也要讲政治。
7、请问在哪里可以查找到央行历届降准降息的历史日期
可登录各大银行网站,如工行网站查看;也可在百度搜索框中分别输入“历次降息”和“调整 准备金率”查找,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