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六条”揭示近期资本市场改革三大焦点
■本报评论员 姜 楠
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六大举措。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从注册制到退市制度,从债市到期市,从并购重组到扩大开放,全面阐述了资本市场新阶段的改革发展总思路,既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署一脉相承,又更加详尽和具象,有三个亮点十分突出
第一,注册制作为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既定的方向,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但兼顾了具体国情、市情。
国务院常务会议“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提法,与政府工作报告相比,增加了“积极稳妥”四个字,这是在前期广泛听取市场意见之后所做出的有益调整,更加注重市场现实承受力,更加注重保证市场的平稳过渡。
早在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使沉寂暂停了一年多的新股发行市场掀起了一阵巨浪,其后,48家新股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监管层关于“暂时不具备推行注册制的条件”的表态,曾大大动摇市场对改革的期许。这一次,注册制改革被放在6大举措之首,可见这一方向的坚定,给市场吃了定心丸。也表明了,高层十分注重前后思路的顺畅衔接,十分注重市场制度的平滑过渡。
第二,在提及债券市场时使用的词汇是“规范发展”,表明高层对风险的重视和对壮大该市场的期许。
近期“超日债”、“兴润债”等违约事件的出现,让从前不曾想象的债券违约逐渐进入投资者视线,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机会更加显性化。会议提出“促进债券跨市场顺畅流转,强化信用监管”,目的是强化规则,强化规范程度。这其中,债券市场建设中一直推进但进展不明显的互通互联以及债务信用评级的规范发展或将提上日程,为后续更详细规则的出台提供了想象空间。
第三,对于中介机构的要求是“创新发展”,“放宽业务准入”。这意味着,一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证券期货服务行业,引入先进经营理念,提高运营效率,促进混合所有制的有益尝试;二要鼓励各种金融业态的跨部门兼并重组,实现混业经营,还要充分运用优先股等创新支付工具,降低部门间兼并重组的成本,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
总体来看,这六大举措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资本市场30个字阐述的具体化,是一个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总纲,对于新阶段资本市场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继续坚持搞好实业的,要继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且力度还要大大提升。
我们认为,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意志是十分明确和坚定的,一场深层次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此次改革的关键点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政策组合体现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三位一体”。在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战阶段之时,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资本市场,理当担起这一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开启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