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第二季将起航 证监会再打五"补丁"
【导读】新股发审会重启在即,老股转让、网下询价、自主配售、信息披露……证监会日前一口气推出了多项“微调”措施,再一次为新股发行制度打上“补丁”。 政策微调为IPO再打“补丁” 老股转让数量将受限
政策微调为IPO再打“补丁”
老股转让、网下询价、自主配售、信息披露……证监会日前一口气推出了多项“微调”措施,再一次为新股发行制度打上“补丁”。
自去年11月底《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后,A股市场的IPO总体情况尽管符合预期,但诸如部分原始股股东大量转让老股套现,一些网下询价机构“乱报价”等问题也浮出水面,招来了不小的争议。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此次正是针对市场的最新状况,抛出一系列“新规”规范市场,为下一步向注册制改革打下基础。
老股转让数量将受限
就在今年1月,奥赛康成为IPO重启后首只被暂缓发行的新股。根据原来的发行计划,公司股东准备通过老股转让套现超30亿元,远超其发行新股的募资额。
事实上,推出老股转让的本意是希望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促进买卖双方博弈,约束买方高报价,缓解超募,但在还未完全市场化的A股里,这样的机制反而催生出了新的问题。
根据证监会此次“微调”后规定,老股转让数量不得超过自愿设定12个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份的数量;发行人、转让老股的股东和相关网下投资者之间不得存在财务资助等不当利益安排。,新股发行募资数量不再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量强制挂钩,但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特点、经营规模、财务状况等因素从严审核募集资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老股减持就应该有相应的锁定期,不然很难抑制股东高价减持的冲动,对老股转让规则进一步优化是弥补了此前的技术漏洞,增加锁定期限后,可以减少网下申购新股的投机性,还能促使网下机构谨慎报价抑制高价发行。
用市场手段抑制炒新
在网下配售方面,“微调”后规定,网下投资者必须持有不少于1000万元市值的非限售股份。由证券业协会在自律规则中细化网下投资者需要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定价能力等条件,对不具备定价能力、未能审慎报价、在询价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列入“黑名单”并定期公布。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A股的打新、炒新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的,日后将继续完善退市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炒新现象。
据介绍,在这次“微调”前,各家承销商对推荐类询价对象市值都有一定要求,机构基本都在1000万元左右。但这次明确1000万元市值必须是非限售股份,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必须参与二级市场投资,而之前这些机构可以不参与二级市场。
,证监会还强化了对配售行为的监管,增加禁止配售关联方,禁止主承销商向与其有保荐、承销业务合作关系的机构或个人配售。
回拨新规提升中签率
为进一步满足中小投资者的认购需求,此次“微调”措施中新增了网下向网上回拨的档次,对网上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50倍的,要求网下保留的数量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量的10%,其余全部回拨网上。,网下配售进一步向具有公众性质的机构倾斜,在现行向公募和社保基金优先配售40%股票的基础上,要求发行人和承销商再安排一定比例的股票优先配售给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
可以预见的是,90%回拨新规无疑将加大网上投资者的中签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新增90%这一网下向网上回拨档次,主要是考虑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认购需求十分旺盛,进一步满足网上中小投资者的需求。(新民网)